中国叉车产品网
 

服装物流的关键点与解决之道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祁庆民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服装产品出口大国,目前,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加入WTO后,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国服装企业销售渠道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现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忽略了对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企业并没有取得应有的规模效益。一些企业的经营者缺乏渠道扩展和物流管理能力,尚未认识到物流配送中心是企业规模扩张的基础。另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因缺乏资金,迟迟不能建立独立的物流配送体系,即使有配送中心,管理也比较混乱。
当前,我国服装企业急需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为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根据网点建设选择合理位置、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技术水平和作业效率。

认清关键

  服装物流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物流服务,由于每个制造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服装物流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基础,按照其特殊要求进行运作方式上的调整。服装物流系统建设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 包装运输和二次加工

  根据服装种类采用不同的包装方式,可分为平装(折装)或挂装,因应不同的产品及不同顾客的需求而定。平装或折装的过程中,工人将每件成衣根据客人的要求折好,放进胶袋里面;如顾客需要挂装式的,成衣也会吊在衣架上,然后挂上胶袋,封上胶袋口,至此包装工序才算完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大部分正装和高级时装需要采用挂装方式,需要不同大小和规格的海运或空运的挂衣箱。休闲服饰和内衣则一般采用平装方式。目前,服装生产、物流等各环节都逐渐向专业化发展,服装贸易和专业物流的结合也会越来越紧密。比如物流服务商根据客户需要针对加工完毕后的产品提供一部分后期整理服务,内容涉及二次加工、包装等原本属于工厂的操作。

  二、 市场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

  服装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对于畅销服装,应把握住产品的下线时间,尽可能缩短产品的在库时间,在第一时间到达店铺,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创造效益;而对于试销产品,或换季新推出的款式,需要尽量增加产品的展示、试销范围,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搭配,一旦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就快速生产供给市场。

  三、适应服装多品种、小批量发展趋势

  服装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服装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顺应服装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服装企业需要提高物流水平,通过建设功能强大的现代配送中心来响应这一要求。建设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的确需要很大投入,但物流作业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服装的销售价格相应降低,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少数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已着手规划建设物流配送中心。

  四、库存合理优化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服装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服装企业进行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企业应适当控制库存,或者配合销售部门的推广、促销活动安排,及时在不同门店、仓库之间调配,将库存产品集中到促销活动辐射区域。

找准对策

  由于服装物流具有的种种特殊性,因此,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时需要采用相应的对策。
首先,根据服装种类和市场定位,确定包装运输方式。一般高档正装和休闲装等高端产品采用挂装方式,其优点是服装运输过程中不损坏、不变形,省去二次加工工序,直接可以运送到销售门店,及时性强;缺点是包装和运输成本高。中低端服装包装一般采用折装方式,物流费用低。
其次,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具体做法是提高服装企业制造和物流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打造整个物流供应链,缩短新产品试销成功后大量投放的时间,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变市场机会为企业效益。对于规模较大的服装企业,除建立覆盖全国的大型物流中心外,还必须建立功能强大的区域物流分中心,以满足快速销售的需求。

  第三,服装业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给服装物流设计规划带来困难,以托盘为储存单元的自动化立体库难以满足服装配送要求,必须建设功能强大的物流配送中心,增加快速分拣区域、功能和设施,才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这一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

  第四,服装企业的库存包括企业内部库存、物流过程动态库存和门店库存三部分。服装的季节性和流行性快速变换决定了服装在库时间不能太长,企业内部库存必须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否则意味着企业大量资金占用和产品滞销风险。合理的平均库存为2~3周的销量,最大库存不应超过1个月的销量。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服装(如正装和休闲运动装)间的存储形态差异决定了在其存储和分拣环节采用的作业方式和设备不同,但在配送环节上的运作模式基本一样,选用哪种方式的决定因素在于物流成本的投入和控制上。

第五,挂装技术值得关注。目前,国内外的服装物流存在较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国外服装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比较先进,物流服务专业化,能够做到迅速、及时、准时。同时,国际化的服装产品大部分价格昂贵,虽然也有不少使用普通纸箱包装的方式运输,但挂装运输是国际服装运输的常规做法,以实现门到门服务,减少环节,尽快将产品打入市场。

  国内的服装物流目前多采取较初级的运输方式,对服务、时间等方面的考虑较少,只有少数附加值高、有国外背景的企业逐渐有意识地提高物流环节的操作水平。虽然一些大型的服装生产企业已开始使用挂装设备,但仅限于企业内部,而很少选择物流外包挂装运输的做法。国内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仅仅是提供部分仓储、分拨服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采用挂装运输方式会成为国内服装物流的发展趋势。

  服装产品采用挂装运输方式必须设计专用封闭式挂装箱,挂装箱除满足储存并保护服装的要求外,还必须易拆叠、防水防潮,有足够的强度满足货物箱多层摞放的要求,方便人员搬运(有易拆卸的脚轮或叉孔底托),还需要满足汽车、火车、轮船、航空等运输要求,材质一般为纸质、塑料、金属或木制。目前国内挂装箱多数为纸箱,未达到以上要求,只能采用厢式汽车运输。随着我国服装产品档次的提高,大量出口海外市场后采用高级挂装箱将成为必然选择。采用挂装箱的服装便于储存和搬运,既可以简单平面多层堆放储存,也可以采用货架和叉车配合立体储存。


 
   目录导航
·要点:4月份发电量显示中国经济复苏仍然摇摆不定
·要点:统计官员承认数据有误可能误导中央决策
·要点:国家即将推出“力度前所未有”的财政新举措
·分析:投资刺激下,国内工业生产开始踏上复苏
·要点:地方项目执行粗放导致第三批中央投资额度缩
·分析:中国经济的风险到底是通缩还是通胀?
·要点:4月份6000亿的新增贷款对民企流动性改善作用
·分析:投资刺激下,国内工业生产开始踏上复苏?
·要点:权威人士透露中央下一步政策主线
·分析:200亿补贴难以唤起国企技改热情
·要点:广交会成交大降预示未来两季中国出口难言乐
·要点:央行货币政策目前是“高空走钢丝”
·要点:国家统计局对经济数据与用电量数据打架的
·产业:中国物流行业出现首家“超市”
   专题资讯
·2009年1000个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商机
·1000个物流配送中心承办企业条件及建设标准
·商务部要求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行评估
·2005年-2008年全国个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统计表
·2005年-2008年全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分析
·八部委共同推动农资流通及配送中心建设
·2009年全国各地推进配送中心建设的举措
·国家推出农村物流专项资金支持配送中心建设
·物流技术装备如何参与千个配送中心建设商机?
·中国物流产品网为企业开拓配送中心建设商机
·中国物流产品网全面响应物流振兴规划
·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列入振兴规划支持项目
·10大任务32项措施36部委协会的分工情况
·主要部委承担的物流振兴规划主要任务分析
·九大政策20个实施细节的发改委及相关司局落实
·九大政策20个实施细节的各部委落实的任务方案
·交通部分工落实方案分析
·商务部分工落实的方案分析
·物流业振兴的专项规划落实情况
·物流技术装备发展振兴如何落实?
·分析:谁是一季度GDP增长贡献的真正主角?
·各省一季度GDP巨大差异预示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形势要点:一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同比下降10.3%
·形势要点:一季度中国国企利润同比下降36.8%
·问题:土地财政正在悄然掏空银行
·形势要点:二季度GDP环比增长将明显加快
·二季度调查:第2季度成长企业不容乐观
·二季度动向:第三批中央投资计划不管用后怎么办?
·决策者们开始警惕未来可能的新一轮泡沫了
·二季度动向:中央正在研究促进民营企业投资的政策
·二季度动向:外资非正常撤资现象近期愈演愈烈
·经济危机冲击下日本黑社会不得不“裁员减薪”
·中国物流装备市场开始触底回升了吗
·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列入物流振兴规划
·网刊亮相中国冷链物流大会
·中国叉车产品网跃居业界网站第一
·活跃在近期重大活动中的中国物流产品网
·企业的电话都打爆了的背后深层原因
·中国物流产品网与物流装备企业热情交流
·2009年第1季度中国RFID市场规模达25.5亿元
·1-3月:中国工业货架行业出现负增长
·物流装备业惊现1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
版权所有 北京易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物流产品网 
电话:010-62318238/82387008 传真:010-82387008E-mail: 56@56products.com
京ICP备05023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