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叉车产品网
 

服装企业供应链规划要点

欧麟咨询 王祖锦

  中国是世界服装生产的主要基地,近年来,由于受到原料成本加大、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环境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众多中国服装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品牌,国内服装品牌数量大幅上升。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品牌企业开始尝试“轻资产运营”模式,逐步将生产和渠道外包,而自身致力于品牌推广和设计研发,将资金集中在产业链中最能够拉动销售、带来效益的环节,从而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目前,该商业模式已经被体育用品、休闲运动服装行业普遍采用。

  “轻资产运营”模式具有减少投资、快速成长等优势,其中,生产外包是产业链资源分配效率的必然结果,但渠道外包只是品牌服装企业快速成长的途径,若从产业链整体结构来看,渠道外包并不是真正的“轻资产”。同时,需要企业对上游生产商和下游渠道商有很强的协调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供应链管理正在成为当今品牌服装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规划咨询的角度来看,服装行业的供应链规划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供应链必须有效支持企业的商业模式

  首先,供应链战略是企业核心战略之一,任何企业的供应链都必须支持其商业模式。服装行业的商业模式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服装行业的商业链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即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网络、销售渠道。目前,大部分品牌服装企业都是将生产外包,而设计研发是自己必须投入的核心价值链环节,成品之后的物流过程和销售渠道策略成为不同企业商业模式战略规划的重点。物流管理控制是供应链的核心部分,必须自己建设,实物流的过程运作存在自营和外包两种模式,这主要是基于品牌服装企业对供应链反应速度和效率的不同考虑。销售渠道基本上同时存在自营与加盟两种模式,不同的品牌服装企业采取的模式差异很大,有的偏向于自营为主,有的偏向于加盟为主。自营有利于品牌建设以及管理控制,加盟有利于快速拓展市场。在末端渠道,大部分品牌服装企业目前仍然是以门店销售为主,而一些新的品牌已经走向电子商务的真正轻资产商业模式。

  企业经营者必须认识到,不同的商业模式对供应链的要求重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供应链支持无效时,商业模式将不可能成功,这并不是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供应链战略的错误,或供应链能力建设不足。当然,商业模式的战略决策必须认识到对应该商业模式发展所需的供应链战略的可实施性、社会相关物流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企业自身的供应链运营管理资源,好的战略并不见得都能成功。

二、品牌服装的供应链建设必须从支持末端零售开始

  服装的消费者是个体,品牌影响力、市场细分策略、设计研发以及销售促进决定了销售产品结构和销售量,供应链是为了实现高绩效销售而建设,如果没有满足从末端零售来建设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该供应链一定是无效的。在这里,不能单纯区分销售渠道是自营还是加盟,如果渠道以代理为主,以加盟为主,而品牌服装企业供应链主体能力从“批发物流”开始建设,势必造成供应链的分段,即品牌企业的供应链与代理分销商的供应链,而由于规模或管理的原因,大部分分销商的供应链是低效的。此外,对末端没有形成有效支持的供应链无法真正及时掌握末端零售的销售和库存,因此也就无法对供应链库存进行调配管理,这种供应链将是低效率高成本的。

  因此,品牌服装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规划和建设时,不管是自营渠道还是经销加盟渠道,都需要建设供应链在末端的能力,一切的拉动都要从末端零售开始,从零售需求管理开始,掌握末端需求的特点,由此建设各个环节,同时考虑满足需求的程度和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投入的资源效率最优。

三、供应链建设需要重点考虑价值链环节
  价值链理论是由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经营中的各个方面,将企业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供应链覆盖了企业基本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原料入厂物流、生产、成品出厂物流、分销、售后服务。从零售末端订单下达,经历了订单合并、计划排产、原料购买、生产、出厂、各层级网络库存、门店上架等很多环节过程。这些过程的运营管理,最终体现为供应链反映周期(各环节所需时间的叠加)和服务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运营成本),这两者是供应链运营的重要KPI,是供应链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季节性特点使得供应链的组织难度很大,所以严格计划其中的过程,即价值链的分析,分析每一环节的效率,优化每一环节的时间周期和成本,使得供应链效率最大化。

四、物流网络和库存设置
  供应链效率的主体是在满足企业商业发展战略所需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即服务水平与成本水平的最优平衡。对于服装行业的供应链规划来说,工厂生产出的产品无论是采取哪种销售模式,都要送到终端的门店或消费者手中,这个过程如何实现就是物流网络要解决的问题。物流网络规划包括DC的数量、位置、层级结构,网络库存配置,不同物流策略对应的网络动线等,这些是物流战略的考量,都涉及到具体的运作问题,是供应链战略的落地工程,在整个服装供应链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供应链效率的还有工厂的位置。随着工厂位置的变迁,以及销售市场区域的变化,物流网络战略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因此,物流网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企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在库存设置方面,目前服装行业存在计划库存和订单库存的方式。计划库存主要是根据需求预测产生;订单库存则是以订货会信息为依据,组织生产、库存、配送。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为销售订单准备的库存实际上仍然是供应链的主体库存,只不过性质不同,但仍然是供应链的成本;而通过市场需求预测主动建立的库存,不见得就是高的库存量,目前少部分品牌服装企业的实践已经确认了这一点。影响库存成本的要素包括:市场需求预测的可靠性、工厂生产供货的可靠性、物流网络设置、物流网络动线策略等。当这些方面都做到最佳,库存成本自然得到优化。
因此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服装行业供应链的竞争是品牌企业间对应的整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品牌服装企业自己的那一段供应链。供应链的分段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但供应链效率的评估必须包括整条供应链。

五、电子商务供应链建设
  近几年,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商业模式在服装行业得到很好的实践。笔者坚信,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对个体的消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局限于年轻一代。电子商务的消费习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虽然现在规模还很小,但随着未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日趋简单化和个性化,以及品牌忠诚度的提升,我们相信,5年后电子商务在整个零售市场所占的比例会大幅提高。电子商务的消费形式产生的物流需求不同于门店销售,订单数量多、每单订购量小、需要配送到指定地点,成本高,难度大。对此,今天的服装供应链建设必须有所准备和投入,这项工作意义重大。

  现阶段,中国服装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意识正在觉醒,但由于整个自主品牌早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品牌建设和末端零售的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培养,随后才有可能使整个供应链得到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事实将会证明,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有很大促进,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关注自主品牌建设和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并尝试通过供应链建设支持商业发展规划。相信再过5~10年,中国服装行业的供应链建设会发展得更好,尤其是一些国内的自主品牌。


 
   目录导航
·要点:4月份发电量显示中国经济复苏仍然摇摆不定
·要点:统计官员承认数据有误可能误导中央决策
·要点:国家即将推出“力度前所未有”的财政新举措
·分析:投资刺激下,国内工业生产开始踏上复苏
·要点:地方项目执行粗放导致第三批中央投资额度缩
·分析:中国经济的风险到底是通缩还是通胀?
·要点:4月份6000亿的新增贷款对民企流动性改善作用
·分析:投资刺激下,国内工业生产开始踏上复苏?
·要点:权威人士透露中央下一步政策主线
·分析:200亿补贴难以唤起国企技改热情
·要点:广交会成交大降预示未来两季中国出口难言乐
·要点:央行货币政策目前是“高空走钢丝”
·要点:国家统计局对经济数据与用电量数据打架的
·产业:中国物流行业出现首家“超市”
   专题资讯
·2009年1000个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商机
·1000个物流配送中心承办企业条件及建设标准
·商务部要求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行评估
·2005年-2008年全国个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统计表
·2005年-2008年全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分析
·八部委共同推动农资流通及配送中心建设
·2009年全国各地推进配送中心建设的举措
·国家推出农村物流专项资金支持配送中心建设
·物流技术装备如何参与千个配送中心建设商机?
·中国物流产品网为企业开拓配送中心建设商机
·中国物流产品网全面响应物流振兴规划
·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列入振兴规划支持项目
·10大任务32项措施36部委协会的分工情况
·主要部委承担的物流振兴规划主要任务分析
·九大政策20个实施细节的发改委及相关司局落实
·九大政策20个实施细节的各部委落实的任务方案
·交通部分工落实方案分析
·商务部分工落实的方案分析
·物流业振兴的专项规划落实情况
·物流技术装备发展振兴如何落实?
·分析:谁是一季度GDP增长贡献的真正主角?
·各省一季度GDP巨大差异预示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形势要点:一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同比下降10.3%
·形势要点:一季度中国国企利润同比下降36.8%
·问题:土地财政正在悄然掏空银行
·形势要点:二季度GDP环比增长将明显加快
·二季度调查:第2季度成长企业不容乐观
·二季度动向:第三批中央投资计划不管用后怎么办?
·决策者们开始警惕未来可能的新一轮泡沫了
·二季度动向:中央正在研究促进民营企业投资的政策
·二季度动向:外资非正常撤资现象近期愈演愈烈
·经济危机冲击下日本黑社会不得不“裁员减薪”
·中国物流装备市场开始触底回升了吗
·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列入物流振兴规划
·网刊亮相中国冷链物流大会
·中国叉车产品网跃居业界网站第一
·活跃在近期重大活动中的中国物流产品网
·企业的电话都打爆了的背后深层原因
·中国物流产品网与物流装备企业热情交流
·2009年第1季度中国RFID市场规模达25.5亿元
·1-3月:中国工业货架行业出现负增长
·物流装备业惊现1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
版权所有 北京易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物流产品网 
电话:010-62318238/82387008 传真:010-82387008E-mail: 56@56products.com
京ICP备05023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