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2009年1-2月份,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出现了10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很多企业订单大幅下滑,销售困难,一些企业经营已经难以为继,众多企业对国家物流振兴计划寄予厚望。
据了解,进入2008年12月以来,中国物流装备业就如同进入了生产经营的数九寒冬,企业面对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一些企业为应对危机,纷纷通过精简人员,停止新建项目,或者全员降薪等措施开始过冬。大部分企业也纷纷采用节流开源,开拓市场,技术挖潜、产品降价竞争等措施。
据统计,1-2月份中国叉车销量国内市场同比下降24%,叉车出口1-2月份同比下降51%,其中1月份国内市场叉车销量下降46%左右,2月份开始回升,叉车销量同比下降2%左右。国际市场叉车出口呈现自由落体,一二月份的出口同比都下降50%左右。
考虑到季节因素,考虑到目前的现实情况,综合考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预计1季度中国市场叉车销量将下降30%左右。这是中国叉车从近几年每年30%左右的增长,到出现30%左右的下降,振幅达到60%,如此大的生产经营的振荡,对企业影响是巨大的。
据调查,很多托盘企业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根据初步的调查表明,今年一季度托盘生产与销售也出现较大的下降。预计1季度下降幅度在20%左右;
货架企业的情况略微好于叉车与托盘行业,但是1季度生产及销售出现下降已成定局,预计整体下降在10-18%左右;
物流工程建设项目一季度也出现下降,但是考虑到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目前在建项目都是以前遗留项目,加上部分行业受经济危机冲击影响不大,因此物流工程项目是受冲击最小的,此外部分物流装备集成商由于服务的客户有所不同,还出现了部分企业逆势而上,快速发展的情况。但未来来发展不容乐观。
据调查:目前在商业物流系统、烟草物流系统、医药物流系统、军事物流系统等方面物流工程项目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小,处于正常的发展通道,物流项目较多,具有较多市场机遇。
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1季度的下降是中国物流装备业十多年来首次,也是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这充分说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影响极为严重,中国2009年经济发展极不乐观,中国物流装备企业还处于经济的寒冬,还需要抱团取暖,走出危机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完了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物流振兴规划也已经出台,因此尽管中国物流装备业目前遇到了巨大困难,但是企业对中国物流装备业的未来还充满信心。
(说明: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转载请与wjx@edit56.com.cn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