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电厂的发电量进入同比负增长阶段,而且大部分厂都在强化机器检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工业用电量为5507.8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38%。虽然一季度的农业用电量、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均有所增加,但工业用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70%左右,带动了全社会用电量4%的同比下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预测说,4月份全社会用电将同比下降3.5%,比3月份降幅还要有所扩大。与工业用电量的持续下滑不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生产开始好转,比如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1-2月同比增幅高出4.5个百分点,达到8.3%。其他经济数据,比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信贷数据也非常高,4月PMI数字为50%以上,反映出经济的扩张趋势。这就让人纳闷了——工业用电量在下降,那么工业增长从何而来?在4月16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就这个问题承认,“直接从数据上很难解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给出过一个相关的解释很简单:用电量主要体现在重工业,而服务业用电量就很少。中国第四季度工业增速虽然下降比较多,但服务业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因此,用电量和经济增长不是完全同步的。在我们看来,数据“打架”本身就反映复苏的脆弱性,如果大家没有不同意见,那就说明经济进入繁荣周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