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后,在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下,股市迎来了一波强硬反弹,那么,股市的上涨,对物流上市公司有何影响,对拟上市公司有多少利好,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股市疯了,物流股水涨船高
国庆前几天,A股市场强劲反弹,一举冲上3300点,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9月30日,日成交额就创出2.60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券商服务器被挤爆。A股国庆假期休市,资金疯狂涌入港股市场,10月2日,港股三大指数涨势如虹,恒生指数涨6.20%,恒生科技指数涨8.53%。
个股的涨幅更是令人惊叹,申万宏源香港(0218.HK)涨206.02%,融信中国(3301.HK)涨超397%,招商证券(6099.HK)涨81.32%,而大盘自9月24起,恒生指数6个交易日涨幅近23%,虽然后几天略有回调,但总体上是大涨的趋势,但过去一两年,恒生科技指数跌幅为51.71%。
不仅如此,中美博弈下,美国股市中受挫的中概股也水涨船高,美股收盘,中国资产ETF全线暴涨,中概股集体飙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资产价值正迎来全面重估。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股市也一样,没有无缘无故的大涨,要么是业绩爆棚,要么是政策大红利落地。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此次大涨,与股市二年来深度回调有关,更与9月24日金融监管部门祭出力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组合拳”——“9·24”新政有关。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集体出手,推出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等诸多重磅政策,甚至涉及此前从未有过的央行间接入市,使A股和港股迎来流动性改善。
而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更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明确提振资本市场,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
汇金中长期入市,托底股市;研究设立平准基金,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持专项再贷款,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工具箱;市场信心迅速扭转,场外资金尤其是国家队正源源不断地通过ETF跑步入场,对股市整体构成利好,多家券商机构对两地股市后期持乐观态度,认为一轮牛市行情出现。
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看,在本轮市场上涨之前,都处于历史*低水平,低于2000年以来的历次历史大底估值,政策底与市场底高度重叠。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具有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当然,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部分还有些严峻,针对于此,国内托底经济政策组合拳陆续推出,10万亿大规模刺激计划登场,各行业全力以赴拼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和刺激措施,让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未来企业的盈利状况将得到改善,上市公司的盈利呈现回暖趋势。其实,我国特大型全国性仓储物流企业中储股份、IT金属物流配送龙头蔚蓝锂芯等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均预增。
并且,在5月之初,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结构,统筹推进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使物流行业出现整体向好的态势。而股市的大涨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物流需求,如制造业、电商等行业在股市向好的情况下会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将需要更多的物流服务,数据显示,在股市上涨的一个季度内,物流业务总量同比增长了 20%。
9.26政治局会议要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回购增持,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促进大股东增持等市值管理工具提升投资价值。
其实,物流概念股在近年就打响了市场守卫战,顺丰控股于2022年3月、9月两次启动回购,每次近20亿元,申通、圆通也用不低于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股票,以稳定股价,提升市值,也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海外主要央行已正式进入降息周期,对港股形成积极支撑,人民币汇率企稳上涨,外资有望开始回流,A股资金面得到改善。
A股、H股国庆前后的疯涨,也代表了全球投资者对我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看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不少国际投资者越来越担心错过中国股市的飙升。
在国际大行高盛看来,中国股市可能会进一步飙升,据说国庆前一个交易日,高盛的主要经纪业务就录得自2021年3月以来*大单日中国股票净买入,也是过去十年来第二大中国股票净买入。
这说明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逆转,做多中国资产的情绪正持续上升,有华尔街大佬*新表态:购买“所有”能买到的与中国股票挂钩的资产,中国资产价值正迎来全面重估。
外资疯狂扫货,增量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市场,中国资产正经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逆转,物流股也不例外。在这轮上涨之前,京东物流的股价跌幅近70%,市值蒸发逾2000亿港元;而盈利状况颇佳的顺丰,其股价走势也持续低迷,截至2023年10月,顺丰股票收盘价40.8元,比起*辉煌的时候124.7元,持续下跌累计超过80元,股市大涨,仓储物流概念股也走强,
快递股更是领先,9月28日顺丰市值就回到2000亿上方,而德邦涨幅*大,更有人预测,物流上市股将开启狂飙模式,潜力龙头市值有望翻倍。资本市场的风向正发生演变,增量资金正源源不断涌入,将深刻地影响着物流上市公司的发展轨迹。
二、市值大涨,物流企业好处多
股市的疯涨往往意味着经济的活跃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回忆历史,2015年大量快递公司借壳上市,给整个行业带来新鲜血液,作为行业龙头股份,顺丰股价的变动,影响到了一级和二级市场对整个物流股的估值和定价。
2021年5月,京东物流于港交所敲钟上市,开盘大涨超18%,从而为以打造供应链为目标的新一代物流企业赢得了软银、淡马锡、黑石、中国诚通等中外著名风投的关注。
当物流上市公司股价走势高涨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业务规模、升级物流设施和技术,以提升物流行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在国庆股市大涨之前,物流上市公司的估值持续走低,京东物流、顺丰、三通一达,都是跌跌不休,股价走势与业绩增长严重背离,多位顶流投资机构“踩雷”,对整个物流的估值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9.24新政释放政策红利,促进股市大涨,最终的目的是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满足企业在升级过程中的资本需求,使资本市场反哺实体经济。
国际环境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物流行业的增长开始从简单变得更为复杂,正由“增量”竞争的大面包时代,转向“存量”博弈的面包屑时代,同质化“内卷”严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资金需求依靠企业自身积累难以实现,广大中小物流企业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更低,所以,利用资本市场融通资金显得十分重要。
曾经,我国物流企业每年都有巨额融资,比如2018年,京东物流、满帮集团分别获得了25亿美元和19亿美元融资,然而在2021年达到高峰,2022年开始下滑,2023年继续走低:百亿融资不见了,十亿融资非常少见。
融资低迷,寒冬显现,一向企业经营良好的顺丰控股,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为-64.84亿元,资本支出高企,若无外部补充,单纯依靠利润留存,无以为继,也会影响资金链,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从全球范围看,经济下行、增长乏力、成本飙升、收益缩水,国外许多物流公司受到成本增加和收入减少的双重打击,企业裁员、清算,破产的消息接二连三披露于报端,其中不乏一些全球知名巨头企业,尤其是美国市场,笼罩在灰色的阴影中。
我国也不乐观,据有关资料,2023年,我国有超过50万家企业宣告倒闭,45家A股公司退市摘牌,这自然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与融资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融资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然而,物流业务扩张和效率提升驱动融资需求上升,二者的矛盾更加突出。
物流企业需要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资金融通方式,而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比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更狭窄,深度和广度也都不够。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物流企业在业务拓展和投资方面更加谨慎,然而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尽快融资,中国快递市场的黑马——极兔,一直以来的经营收入都不能覆盖经营成本,累计亏损超34亿美元,极度依赖外部融资,这与股市的涨跌息息相关。
还有,物流企业超规模的发展,并购是重要的环节,从国外看,以集运公司为例,马士基的并购非常快、非常多,如今船公司开始“登陆”,除了布局干线航线网络,在陆地端也开始向末端毛细血管网络进行拓展,包括仓储类设施、派送类网络。
极兔去年在港股上市,刷新快递企业从创立到上市的速度,而其成长的过程中,充满着“收购”二字:收购龙邦速运解决全国快递牌照的许可资质问题;收购天天快递的转运中心,解决起网初期的基础场地问题;收购百世快递(中国),接入淘系订单;收购丰网,与顺丰实现深度协同。而顺丰去年9月收购嘉里物流股权,从而在国际化上跃出一大步。
从未来投资方向上看,更多企业开始聚焦国际化业务,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向供应链一体化领域开拓,物流行业龙头都一些大的并购案在酝酿。而4.26中央政流局会议要点之一是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支持并购重组,证监会也发布“并购六条”,将使并购市场的活跃度和运作效率显著提高。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自身的经营质量和市场投资价值,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今年以来,物流装备制造行业发生了多起并购案例。
1、物流装备企业整合
说起物流装备制造行业,股市的大涨也可顺势改变这个行业小而散状态。目前,随着智能物流装备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到应用,物流装备行业集中度较低呈现小而分散状态弊端逐步显现。
长期以来的“野蛮生长”给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埋下了创新乏力、低价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隐忧,参与者众多,集中度低,国外规模*大的企业将近400亿人民币,国内连一家100亿规模的企业都没有。
而现代物流服务客户群庞大,分布地域广且不确定,客观需要创新发展物流装备技术,提高作业能力,新技术不断地向物流领域渗透,使物流装备智慧化和数字化成为可能,要形成物流场景中现实的生产力,需要有规模优势。
9.26新政策,对于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物流装备企业的影响可从两方面来看: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必然使国内物流装备制造企业面临压力;而外资的准入,会带来全球范围内的供需信息、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给本土制造业企业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甚至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将使国内企业加深了解国外垄断的大型复杂的物流系统项目、高端的自动化物流设备的核心技术,使整体制造水平与国际品牌缩小差距。
装备制造业是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紧密的领域,我国小而散的企业形态,不符合这一趋势,且使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创新乏力,物流装备企业要通过兼备,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科创型企业,企业自身技术实力、创新性都已具备,但是盈利能力和企业体量不足,与盈利能力较高、体量较大的企业“合体”上市,是其中一种思路。
从小而散的状态走向规模化,需要兼并,需要融资,而股市的大涨,将使融资更容易,融资成本更低,近日,多家银行大额存单刮起“转让潮”,大量资金正涌入资本市场。
今年,政策鼓励设备更新换代,在5万亿设备更新大市场面前,物流装备企业站上风口,但融资情况并不乐观,在2023年整年,融资数量比较可观,但没有超超5亿元的大额融资,可喜的是一些企业融资背后有地方政府参与。
其实,高科技物流装备企业,在终端产品的设计能力、推出产品的节奏、成本的控制、应用场景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竞争力,无论对哪个资本市场,都是*好的投资标的。无人/自动驾驶、无人叉车仍然是资本的青睐对象,成为*吸金的赛道,股市的上涨,将使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2、开拓国际市场
股市的上涨,加快了物流企业国际化步伐。在全球物流网络体系里,我国的短板非常显著,自主可控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很多物流公司开拓国际业务,这也跟国内市场的饱和度有一定关系,国际化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
物流正驶入“大航海”时代,跨境物流正成为企业增长的强劲动力,在第三次物流上市浪潮中,海外网络建设几乎是标配。国际快递行业*核心的资产,是一张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能迅速放大业务量并获得规模效应,然而这一张网,不仅需要IPO资金加持,也要需股市的庞大的市值做为保证。
跨境物流、海外业务是一个竞争激烈、资本密集且高度分散的市场,物流链路长、中间环节多,加强海外网络建设与集货能力,都需要钱,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需要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
目前,我国物流的国际化的重点是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跨境电商快递物流,未来必然走向外国之间的跨境电商快递物流。海外捞金,绝非一片坦途,涉足全球200多个国家,总会遇到一些难啃的骨头,还面临着DHL、UPS、FedEx对垒,需要创造性思路,不能走单纯、传统的融资路线,但股市的走高,肯定是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物流上市,迎来绝好新时机
回顾物流企业的集中上市历史,可以说是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2000年初期第三方物流企业上市,代表企业有中外运、中远物流、中储等公司;第二次浪潮是2015年左右的快递企业上市,以顺丰、中通、圆通、申通和韵达为代表,表示着物流行业主战场从服务制造业转移到最终消费品物流领域,促成了中国快递业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而第三次浪潮就在今天,上市物流企业分布更为深广,产业涵盖面更加丰富,延伸到物流技术装备领域,目标是打造供应链物流产业,纵跨制造与消费物流全流程,与新经济、新消费相呼应。
物流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机场、货机、仓库、物流装备,前期均需要重金投资,林林总总的事情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上市就是大事,有钱好办事,然而,在股市低迷时,上市并不是*好的选择,首先是募资额低,毕马威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港交所IPO数量、募资额分别同比下降15%、65%。
2023年10月27日极兔上市,募资金额不到当初募资上限的一半,然而极兔亟待上市带来新鲜现金流,可谓“流血”上市;而顺丰控股重新提交在香港上市申请,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较此前市场流传的“20亿至30亿”美元大幅缩水。
再说菜鸟,计划2024年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估值为1800亿,然而在港股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投资人给出的价格,接近腰斩,不得不取消上市计划,主动撤回上市申请。6月份,京东产发暂缓在港上市计划,会待时机适合再筹备上市。
影响快递企业上市决策的重要因素,就是当前的市场环境与企业自身战略需求,以及资本市场的窗口期。一般选择资本市场较为活跃、公司盈利释放的背景下启动正式发行,近几年,港股表现较为弱势,募资金额大减,无法真正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于是许多企业希望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现在的股市大涨,市场热点呈现,可以说,好时机已经到来。
今天物流企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及技术密集型转变,需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或间接融资来达到这一目的;物流企业是规模效益企业,而扩大自身规模与多占市场份额都需要外部资金的赋能。(相关内容可参考本公众号2024年2月28日的原创文章《加大金融开放背景下的物流企业融资机会》)
在重资产模式为主流的快递行业,无论是具有潜力的创新企业,或是老牌巨头而言,烧钱开道的故事并不鲜见。比如顺丰砸了4年利润建鄂州机场,京东投入也不少。
企业还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比如俄乌战争,红海危机等,瞬间改变游戏规则让企业陷入绝境之时,如果融资不畅,资金短缺,将非常危险,进入2024年,解决物流企业融资的问题迫在眉睫。
物流产业发展,只有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上企业才能保持良性运作,才能把企业的潜在发展能量激发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是物流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资本市场所能达到的筹资规模和速度是企业依靠自身积累所无法比拟的。
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满足其资金需求,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前者以股票、债券为主,包括IPO;后者是传统的银行贷款,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
1、间接融资
只有有效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题,才能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因此说,对物流企业定向贷款并延长贷款时限,提供更加便捷的续贷服务,是物流企业的迫切融资诉求。
其实,物流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并不畅通,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物流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每年在三万亿元以上,目前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需求不足10%,由于物流企业的独特特征使得传统融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对该类企业的真实评价,同时,资产负债比高、流动资金周转周期长等因素,使得物流企业的间接融资难度较大,贷款难,成为物流行业痛点。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物或担保措施,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为了解决融资难题,物流高科技企业走向海外寻求融资,近年来,中国商汤、阿里、小马智行等大批国内科技公司几经努力,与沙特达成了不少融资协议,小鹏、蔚来新能源汽车都有来自阿拉伯的金主,极兔也获中东财团数千万美元增资,但是海外融资并不容易,多次被提出附加条件,甚至十分苛刻。
因此,物流企业的间接融资,主要依靠我国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中国国开行2023年发放物流行业中长期贷款超400亿元,聚焦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点领域。
智慧物流处于飞速发展的成长期,需要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新兴的智慧物流企业,也赢得产业资本的青睐,产业投资方的进场将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商业化落地场景。智慧物流,有依托外部资本力量迅速壮大的头部企业,榜样的力量,使不少高科技物流企业在争取融资。
早在今年1月份,国家金管局就宣布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全面取消外资在中国银行业和保险机构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数量型的准入门槛,这一举措对低迷的物流产业融资市场产生正面影响,但由于股市市值的拖累,其产生的影响有限,国庆前后的股市活跃,使其作用明显起来。
中资银行倾向于资产,而外资银行更倾向于信用,这对中小物流企业是重大机会。考虑到中国消费与中国制造的世界地位,以及物流作为基础设施的价值及国外物流企业的困境,趋利避险将使国外资本愈发重视中国物流领域的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9.26新政,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释放长期流动性,增加市场资金供给,降低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推动降低实体经济间接融资成本,也是物流企业容易获取贷款。股市上涨意味着物流企业市值上升,企业融资更加便捷。可根据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需求,针对性地申请多元化金融服务。
2、直接融资
对于物流行业来说,风投是重要融资渠道,这也是直接融资,不少物流高新企业,经过pre-A轮、A轮、一直到C轮再轮,起到了发展重要作用,于是,谁给投资,谁给整合成了创始人关注的事情。极兔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多轮融资,博裕资本、ATM、腾讯、高瓴、红杉、顺丰等明星机构竞相入局。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股市下跌,这条路也不平坦,如今的股市上涨,很可能点燃风投资本投资物流的热情。
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服务、物流科技类公司开始走上了上市之路,在股市大涨之时,会迎来了物流企业上市的春天。这时,资本市场甚至会对物流企业的看重故事性而不是财务结果,财务盈利能力较弱,而创新性较强的企业,可能率先得到关注而上市。
在物流产业周期性的发展、更迭过程中,高成长性的企业,比如智能物流装备企业,自动驾驶,冷链等,需要通过资本市场上的外部直接融资,以实施扩张与重组,从而得到充分而迅速地发展,率先实现并推动其他细分行业的升级。
股市的上涨,行业市值的提高,为商业模式、盈利状况、股权结构较为复杂的新经济创新型物流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上市融资通道,解决了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融资要点
事实证明,物流依然是拼效率、重运营的行业,颠覆性的模式骤然出现可能性极低,那些真正扎根实体经济,创造长期价值,并且稳健运营的企业价值凸显,只有那些发展前途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上取得融资。
对物流企业来说,不仅需要融资,还需要改变,而这种看得见的转变,会换来较大的融资。行业上行阶段,抓住机会往往只需要堆资产、堆产能,现在,赚钱的模式变了,存量时代赚钱,拼的是体系,崇尚规模为王的企业,向内的变革,快速从模式驱动、资本驱动转向组织驱动、运营驱动、数字驱动。
对资本市场来说,衡量物流领域的投资机会,既要看赛道本身规模、企业商业模式、团队眼界与执行力,也要看商流变化对物流的影响,其中创始人的行业经验,也成资本投资的参考要素。
而作为物流企业,在股市大涨的情况下,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影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市并非终点,充满着希望与挑战,对未来抱有敬畏之心,最终还是回归到价值投资,如果对未来没有清晰而坚定的规划,上市很可能是在透支公司的寿命和未来。
上市解决了融资难题,也将企业放在了市场监督之下,企业业绩增长、净利润上升,给人以想象空间,那么股价可能会持续上涨;财报连年亏损,股价可能会跌跌不休;长期业绩不达标,甚至破发,肯定会遭到投资者抛弃,即使是企业创始人,也可能出局。
未来物流科技类的资本市场,一级的估值怎么和二级市场上的最终定价相匹配非常关键,具有公开上市意向的一些公司,未来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也会对未来物流科技类公司的估值体系的重估产生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物流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也要转变发展思维,聚焦精细化管理,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增长、高估值、融资烧钱的粗放式发展,企业盈利与否,与股价的走势密切相关,投资者还是看重盈利能力的。
结语:股市疯涨之下,不变的是物流行业的服务本质,需要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及时的物流服务;股市上涨,物流行业的竞争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给物流行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物流企业可以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互联网化,智慧化运输模式。
跨境电商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07月13日 17:04
新时代家居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06月18日 10:14
2022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回顾04月04日 15:38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年中盘点:物流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争执、跨界、开放、整合、...07月09日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