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的产生发展及运行管理模式

来源: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 2005-09-04 12:31

  一、物流中心的基本含义  凡从事大规模、多功能物流活动的场所即可称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大规模集结、吞吐货物,因此必须具备运输、储存、保管、分拣、装卸、搬运、配载、包装、加工、单证处理、信息传递、结算等主要功能,以及贸易、展示、货运代理、报关检验、物流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延伸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物流术语》给物流中心下的定义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具备符合下列要求:a、主要面向社会服务;b、物流功能健全;c、完善的信息网络;d、辐射范围大;e、少品种、大批量;f、存储、吞吐能力强;g、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这虽然勾画出了物流中心的基本轮廓,但也有模糊之处,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一条,不能将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自备的物流中心包括在内,海尔集团的物流中心,林德物流中心,日本小松补给中心,日本王子物流中心都属于企业自备的物流中心;而众多的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中心,其物流业务恰恰是由多家物流公司进行管理的。如,日本东京平和岛物流基地、德国不莱梅物流中心等,都有多家物流公司进驻,“大批量”是没有问题的,而少品种却不十分准确,因为除了石油、煤炭等专用物流中心外,几乎所有的物流中心都经营着多种物品。所以给物流中心确定一个模糊的但包容性较强的基本含义比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更为现实。  二、物流中心的形成原因  物流中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的,主要基于以下条件:  1.货运量迅速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迅速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各国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原料、材料、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大量流动。货流量的增加,促进了运输业的增长,也促进了作为物流结点的仓库功能的变化:从原来的单一保管功能发展到收货、分货、装卸、加工、配送等多种功能。港口、码头、汽车和火车货站、机场货站、城市仓库等物流结点都在扩展自己的功能,许多物流结点逐渐变为现代的物流中心。  2.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输工具的发展。单一的运输工具可能不需要货物在运输工具之间的转换,但当飞机、火车、铁路、汽车、轮船等多种运输工具和多种运输方式等因素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货物在运输工具之间的转换使物流业务变得异常复杂。首先,货物需要在物流结点装卸、换载,理货、配载工作量大大增加,货损、货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次,不同货物的同一流通方向、同一货物的不同流通方向、不同货主的同一流向货物、同一货主的不同流向货物、不同运输工具之间的转换、交接,使得物流结点必须拥有足够的场地、泊位、铁路专用线、站台、仓库才能完成这些工作,这些因素要求物流节点发展成为物流中心。  3.道路交通发展的因素。高速公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间,使1000公里以内的运输越来越多地使用公路。美国在上个世纪用30年时间建起了全国高速公路网,从而改变了物流结点或物流中心布局的变化和规模的扩大,众多的小仓库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分布在交通枢纽、城市边缘的设备先进、周转速度快的物流中心。  4.物流成本降低的因素。竞争的压力和追求高额利润的动力,迫使厂商不断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当市场竞争的压力还不足够大的时候,厂商、仓库和运输业主之间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当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之后,这三者才发现,他们之间必须密切配合,才能降低物流成本。首先,拥有自备仓库的厂商觉得必须将仓储业务交给专业仓储企业,才能减少自己在仓储的投入,增加生产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其次,减少产品的库存量,减少产品的资金占压,就需要加快运输速度,减少货物损耗,需要与仓储、运输企业密切合作,才能缩短货物在库、在途时间,降低物流成本;第三,专业化的操作使复杂的业务流程简单化,工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使处理货物流通的速度加快,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要求。  5.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物流的集结之地。城市经济的发展,对物流中心的形成及类别、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需要较大的物流场所与之适应,那种较小的单一功能的仓库也就被规模较大的多功能的物流中心所取代;其次,城市中心仓库由于地价昂贵、交通不畅、装卸不便、车辆尾气、噪音污染等原因导致从城市内部不得不迁往郊区,在迁建或新建过程中,更新增添了设备,扩大了规模,形成了物流中心。  6.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自动识别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传递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货物递送、分栋、装卸、运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型物流中心有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7.贸易形式变化的因素。在零售行业,随着激烈的商业竞争,超市、仓储超市、连锁商业、专卖店等新的贸易形式大量出现,贴近顾客、低价格销售的营销方式使配送中心应运而生。  三、物流中心的类型  物流中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各种物流结点的总称。物流基地、物流团地、集散中心、配送中心等称谓除了规模、货物流向、送达方式、组织管理等方面有所不同之外,在大规模、多功能的共同点上,它们都可称为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规模的大小也是相对的,对于港口、码头来说,占地面积几十、上百平方公里,年吞吐货物上亿吨叫做物流中心,而对于某一连锁商业的配送中心来说,占地可能只有上万平方米,也可被称为物流中心。从货物的流向来分,有专门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物流的供向物流中心,也有提供最终消费品的销向物流中心;有为城市服务的城市物流中心,也有为货物集散服务的物流中心;有与公路、铁路、轮船、飞机等专门运输工具提供专业服务的物流中心,也有将各种运输工具集结在一起,进行货物中转、换载、配载、分栋、包装、加工的综合性物流中心。有产权属于生产制造业、农业组织的物流中心,也有产权属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中心;还有产权属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中心。一言概之,物流形式的多样性,造就了物流中心形式的多样性。正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流中心,但正是众多各不相同的实实在在的物流据点,才形成了抽象的“物流中心”的概念。  物流中心大致可以归为以下类别:  1.生产企业自办的物流中心。这类物流中心一般由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出资兴建,其目的是为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实体分配。在发达国家这类物流中心数量比较多。如德国林德公司所建物流中心,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主要从事林德产品的维修零部件服务。日本的小松、日产、松下、丰田、资生堂、菱食公司、东芝、三菱、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