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之争,更重要的是产业生态竞争,主要包括算力基建、算法研发和场景落地,称为AI生态建设“黄金三角”。
特朗普的AI计划中的超级项目“星际之门”就是以算力为核心,年初要投入5000亿美元项目,如今沦为硅谷笑柄——半年连块地皮都没搞定,最新目标缩水成年底前在俄亥俄州搞个小机房。
而杭州的算力建设却是实打实的落地。在算力建设上处于领跑地位,构建“1+N”公共算力网络,包括杭钢半山基地的“两朵云”已部署10万台服务器,年用电量1.6亿度,为算力经济提供坚实底座,已从关键受限到整体突破,使企业单位算力成本下降40%,2023年创新推出2.5“算力券”制度,是显著降低企业的成本技术路径。
与美国相比,杭州在AI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创新活力上毫不逊色,在某些细分领域甚至走在了前列。据斯坦福权威认证,杭州是中国AI第一城。杭州在AI领域的卓越表现,多次赢得了国际媒体的高度赞誉,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英国媒体泰晤士报就专题夸赞杭州为AI革命的东方心脏,无论从AI到机器人,都能与美国一较高下。
杭州以人工智能领域占统治级别的实力,有力地证明中国科技企业在中美AI竞争中的韧性、格局与担当。面对美国政府与科技巨头的技术封锁,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创新力突出重围,乃至呈现出赶超之势。
从小的方面说,人工智能是杭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深刻地改变着其经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悄然褪去网红滤镜,以科技之力重构城市基因,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实现了从流量经济到技术赋能的战略跃迁。杭州以AI科技重塑城市内核的“杭州经验”,也为其他城市的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杭州在AI与机器人领域的蓬勃发展,不仅彰显了这座城市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更预示着其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我们都知道,AI产业是用电大户,电力数据是提供产业发展的重要观察视角。上半年,杭州互联网服务业用电量增速尤为惊人,达到237.7%,源于杭州各个行业、领域的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用电量负荷高速增长。从硬件研发到大模型开发,再到场景应用,杭州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风生水起”,通过电力曲线可一览无遗。
从2019年提出打造“AI高地”,到2022年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到2025年初拱墅区谋划“中国算谷”,杭州始终以超前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悄然完成新一轮蜕变,这座曾以“电商之城”闻名的城市,正以“AI之城”的新标签刷新世界认知。
二、快与慢的辩证
快与慢的辩证,其实就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长期奋斗与突然成功的关系。人工智能在杭州的爆发是偶然吗?当然不是,一夜爆发,走上AI时代的风口浪尖,背后是杭州长期的、艰苦的积累与努力的结果,也与杭州早已形成的创新气质、产业特质有关。
阿里Qwen3-Coder的出圈,是几天之内的事,但其背后是阿里在Coding AI领域长期布局与持续投入的厚积薄发。事实上,阿里对Coding AI的投入并非模型热潮下的临时动作,而是其长期技术战略中的一部分。从阿里云支撑全球500万企业数字化转型,到阿里长期投资AI研究,阿里正以“长期主义”重构技术竞争逻辑。
群核科技用13年攻克AI空间智能难题,创建全球最大的室内场景可交互三维数据认知深度学习集-InteriorNet,并通过高性能计算与物理世界仿真技术来推动空间智能技术发展。因此,杭州人工智能的一朝爆发,都是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积淀。
有人说,深度求索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训练出震动全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V3,花费仅558万美元,但是,深度求索这类颠覆性创新企业的爆发,得益于杭州这座城市的长期数字积累、算力供给、人才的聚合……
杭州的人工智能成就有目共睹,但背后是多年布局的结果,是一场长达十年的迈力前行,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才造就了今天在AI领域的日新月异。
早在AI发展初期,杭州就前瞻性地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举措。2014年,杭州“一号工程”就提出,以人工智能为方向形成杭州特色的信息经济,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政策相继出台;比如为AI创新营造了宽松环境,在政府考核中设有“创新免责条款”都具有创新性。
数字经济下半场的主战场在人工智能,杭州数字化改革的深厚积淀——全国领先的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庞大的数据资源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为AI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在政策中,也有立杆见影的,比如财政补贴。杭州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的资金补贴力度大、覆盖广,财政资金统筹15%的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模型攻关,每个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和5000万元;“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每个项目最高补助500万元。
AI的开发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融资变得十分重要,大模型训练成本高昂,动辄上亿美金。杭州以实力雄厚国有资本为引导,通过基金矩阵撬动社会资本——阿里战投、蚂蚁金服这样的产业资本,还有银杏谷、元璟等专注硬科技的基金,更有大量从传统制造业溢出的民间资本,形成多元开放的资本圈。
最年杭州政府出台的人工智能《实施方案》,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还组建润苗直投种子基金和人才基金人工智能专项,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杭州市政府引导政策资源向AI企业倾斜,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双轮驱动。
在软件领域,开源与闭源两种路线之争由来已久,其实,背后隐藏着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别,闭源以短期利益为主,而开源考虑的是长期利益为根本。
曾经,中国开发企业用的都是美国闭源付费AI工具,DeepSeek反其道而行之,凭借开源和低成本两大“法宝”改写了游戏规则,应用上线一个月来,活跃用户数迅速突破3000万大关,包括微软、英伟达等世界级云计算巨头,一举推动了全球AI产业的发展。
开源大模型对AI普及应用、构建AI产业生态至关重要,目前,北京等地都在积极打造全球开源之都,而杭州走在了前列,其背后是AI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驱动力迸发,通过高水平的开源模型,搭建技术桥梁,极大激发上下游活力,加速产业成熟。
其实对于深度求索的AI初创公司来说,开源可以轻松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科技界有句名言:当你慷慨地打开技术大门后,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都会带着礼物来敲门。开源模式更易吸引开发者与中小企业参与,激发上下游活力,加速产业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