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CHINA2011:共同成长 共赢明天——专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理事长张成海

来源: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 | 2011-09-02 11:14

  记者:算上今年,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SCAN CHINA展)将要连续举办第十八届,这个展览会对行业的贡献是什么?

  张成海:从1994年开始,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已经走过17个春秋,它有力推动了中国自动识别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伴随中国自动识别产业的快速发展,SCAN CHINA展览会已逐渐形成品牌,成为全球知名的自动识别展览会之一。随着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巨大成绩一次次被SCAN CHINA展见证,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也通过SCAN CHINA展平台一次次被推向更高水准。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科技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对SCAN CHINA展的大力支持,也感谢自动识别行业的众多企业的贡献,才使SCAN CHINA展走到今天,成为全球自动识别领域的一个品牌展。SCAN CHINA展多次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的表扬,作为专业技术展,它不仅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

  技术创新,还将贸易、合作融合在一起,促进了中国自动识别产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同时也推动中国自动识别产业走向世界。SCAN CHINA展不仅是展示最新技术和发布最热门产品的理想舞台,更是为企业提供解读政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助力企业提升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机。多年来,SCAN CHINA展与自动识别行业共同成长,为企业搭建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是与企业共同担当责任、并肩面对挑战的伙伴。

  记者:前十七届展览会都是在北京、上海举行的,第十八届展览会为什么选择在武汉举行?

  张成海: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自从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武汉就成为了带动中部崛起重要力量,武汉的发展也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充分发挥武汉特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首先是辐射带动武汉城市圈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和省内的“两圈一带”(两圈: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带:长江经济带),其次是在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武汉东湖高新区,即中国光谷,是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8所高等院校、56个中央及省部属科研院所、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700多个技术研发机构;同时与物联网技术密切相关的“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均已落户光谷。

  在“2006-2020年湖北省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武汉电力、精密数控机床、船舶制造、铁路车辆制造、汽车、冶金等领域的装备制造企业,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九州通集团等一批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商业零售龙头企业以及众多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信息化建设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空间巨大,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和政府应用等方面。

  武汉在物联网技术研究及产业方面已具备先天优势,一大批企业和研究机构也都具备了物联网产业化基础,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政府应用等方面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武汉市审时度势,提出创建“智慧光谷”,成立了由47家单位组成的武汉物联网技术创新联盟,其宗旨就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合作,以获得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扩大物联网在湖北的推广应用,打造湖北省新的千亿元产业。

  近几年,自动识别行业的国内外企业已经吹响了进军中西部的号角。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组委会正是看到了武汉的区位优势以及中西部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应广大自动识别

  行业企业要求,将2011年第十八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落户武汉,为广大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另外,选择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举办SCAN CHINA展也是拓展、探索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办展模式,促进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品牌影响力的

  提升。今后还将向更多的城市发展,充分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把SCAN CHINA展进一步做大做强。

  记者:在湖北武汉举行今年的展览会,都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那些支持?

  张成海:首先是得到了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方面表示:此届展览会在武汉举办将对促进当地的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对本届展览会的相关活动将给予大力支持,将下发通知给下属企业要求他们前来参观展览会,并接受了我们在展览会同期举办的交流会上向自动识别企业介绍武汉信息化、物联网建设的规划及自动识别技术应用需求演讲的邀请。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物流发展处分析了目前武汉及周遍地区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对自动识别技术的需求,确定了将在展览会同期举办的以“物流信息化”为主题的论坛的内容、形式。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湖北分中心)将就展览会组织接待邀请嘉宾等方面工作提供大量支持。另外,展览会还得到了湖北省科委生产力促进中心、武汉东湖高新区、湖北省质量协会、湖北省医药企业联盟、湖北省物流企业联盟等产业联盟组织以及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大力支持。

  记者: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已经举办了十七届,今年第十八届有什么看点?

  张成海:第十八届展览会除展示条码识别技术及产品、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生物识别技术及产品、其它自动识别技术及产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自动识别与信息化相关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及产品等传统物品外,展览会同期还将举办“2011信息化标准化与现代物流发展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助力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议结合武汉当地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围绕着RFID等自动识别技术与物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展开探讨,借助论坛交流合作,力图推广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应用项目,为武汉物流企业服务。广泛邀请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商与服务商参会,促进物流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届时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物流发展处、武汉市经信委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心将广泛邀请湖北省企业尤其近期有改造信息系统需求的买方企业参会。

  2011年恰逢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成立十周年,展览同期将现场展示协会成立十周年来的丰硕成果,吸引更多的会员加强与协会的合作,提升协会形象,扩大协会和产业影响力。

  在展览会期间也将开展以“我们与协会共成长”为主题的产业企业DV作品宣传展示活动,

  集中展示自动识别产业企业的发展历程,扩大企业形象宣传,提升企业的影响力。上海先达条码、北京科创京成、南京金东康、福建新大陆、上海科诚、山东新北洋、深圳远望谷等企业连续参加SCAN CHINA展10年以上,他们始终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管理”、“努力开拓市场”、“坚持自主创新”为目标,为产业的发展和协会的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惟一参加18年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的上海先达和从成立开始就参加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的福建新大陆,他们每年参展内容的变化也充分反映了企业个体的变革与发展。

  以物联互通,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研讨会,将邀请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专家共同探讨各自企业在物联网环境下的研发、应用推广计划,以及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领域、合作共赢的模式。

  另外,参展企业也将借助SCAN CHINA展的平台,在展览会同期推出系列新产品,举行多场新产品发布会,推广技术、推广产品、寻找合作伙伴。

  记者:今年正逢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成立十周年,您怎样评价协会十年的工作成果?在展览会期间有什么相关活动?

  张成海:2011年,正值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在“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与时俱进”精神的鼓舞下,在国家民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的支持、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借助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协会围绕行业健康发展的需求,以“创新的思维、协作的文化、开放的平台、有效的服务”为指导思想,着力打造自动识别行业品牌,积极推进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与发展,深入开展行业自律,形成了多渠道、多方位服务于会员、行业、用户和政府的业务格局,发挥了与政府和行业、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快速成长的中国自动识别产业凝聚了众多仁人志士的辛苦与努力,无私的奉献与耕耘,造就了中国自动识别产业队伍的不断强大,应用市场的不断拓展,创新产品的层出不穷,标准化工作成果的节节攀升。为了表彰在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走过的十年历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个人和企业,2011年,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设立了“特别贡献奖”。目前已经开始奖项的申报工作,评选结果将在9月中旬产生。在展览会的前一天,我们除了为2010

  年度的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优秀会员企业颁奖,也会为获得“特别贡献奖”的专家、个人和企业颁奖。

  除了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成立十周年成果展,在展览会期间,我们还将邀请业内“老、中、青”三代企业CEO相聚,以“共同携手 再创辉煌”为主题,召开小型沙龙活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记者:在当今物联网时代,自动识别技术的新活力体现在哪里?

  张成海:物联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广义物联网的概念是指:在信息网络的基础上,通过物品编码和标识系统,利用数据采集技术和传感技术,按照标准化的协议,进行物品与网络连接,以实现对物品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智能化的网络系统。自动识别技术帮助人们快速地进行海量数据的自动采集,解决了应用中由于数据输入速度慢、出错率高等造成的“瓶颈”问题。统一的物品编码体系将满足物联网中各系统信息交换的需要,并能实现动态维护,对物联网的应用、运行与管理提供支撑。统一的物品编码体系是信息互联互通的关键。编码实现了物品的数字化,是物品实现自动识别的基础,在物联网的各个环节,物品编码是贯穿始终的关键字,是物联网的基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统一物品编码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对物品编码体系提出了框架。在物联网中,由于编码对象复杂,单一的物品编码标准无法支持整个物联网的运行。国际上,物品编码做得最成功的就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正在推行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系统,该编码在产品零售、物流,资产管理等等各个方面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也正在推出其他的编码体系以适应国内发展需要。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条码技术及各种应用系统开始普及应用。在零售领域,条码技术最先广泛应用。在服装领域,服装企业应用条码技术是非常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随着政府部门和老百姓对食品药品的高度关注,条码技术在食品药品安全溯源方面的应用日益加强。二维条码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高、抗损性强、备援性大、成本便宜等特性,这些特性特别适用于表单、安全保密、追踪、证照、存货盘点、资料备援等方面。尤其二维码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提供了极大便利,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中国RFID的发展已经走入应用轨道,未来物联网的发展是以自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的。自动识别技术在物联网时代,扮演的是信息载体和物体标识的角色,也就是物联网的感应层技术部分,它

  的成熟与发展决定着互联网和物联网能否有机融合。物联网的发展为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自动识别技术在物联网时代也将展现出新的活力。

  记者:本届展会的招展情况如何?今年展览有哪些代表性的参展商?都有什么产品?

  张成海:上一届SCAN CHINA展尚未闭幕,众多国内外自动识别企业已报名参加本届展会,据统计,本届展会8000多平方米面积目前已有近90%的展台被签订。全球自动识别技术领域著名的企业例如:摩托罗拉、霍尼韦尔、斑马、易腾迈、艾利、东芝、佐腾、卡西欧、日立、富士通、理光、蓝鸟等都曾经多次在SCAN CHINA展上参展,近年随着这些国际品牌企业中国市场策略的不断完善,对中国本地合作伙伴支持力度加大,他们在展览上给中国用户看的不仅是硬件产品,更多是被中国合作伙伴增加了附加值的应用解决方案,他们在中国本地的优秀合作伙伴频频在展览会上亮相。本届展会的参展商主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以新大陆、远望谷、上海先达、南京金东康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历久弥新,上海科道、台湾韦斯等新企业闪亮登场,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产品争相斗艳。产品种类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及产品、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生物识别技术及产品、其它自动识别技术及产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自动识别与信息化相关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及产品。展览期间,我们将通过观众评展的方式评出今年展览会的实用展台奖、环保展台奖、人气展台奖、新锐产品奖、技术创新奖、新颖方案奖,在展览会闭幕式上为他们颁奖。SCAN CHINA展一直秉承品牌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宗旨,始终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拓展终端用户和专业买家群体。SCAN CHINA展的合作伙伴遍及全球。一年一度的展览会,为行业提供高品质的展示交流场所每年都吸引上万来自海外和全国的专业观众。

  记者:SCAN CHINA展伴随中国自动识别产业不断成长,您对这个产业有什么寄语?

  张成海:今日中国自动识别产业已经逐步开始走向世界,但总体上在技术水平、创新

  能力、产品开发等方面我们尚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们亟须迎头赶上。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各行各业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既给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也向自动识别产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是挑战。我们必须有清醒

  的认识,苦练内功,争取在新的十年中,使中国自动识别产业不仅做大,更要做强,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国家多作贡献。目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已升格为国家质检总局的局级事业单位,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加强了对物品编码标准化、物联网、产品质量追溯、自动识别技术产品国家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支持力度,加大了自动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作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和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理事长,我会继续关注、支持协会的工作,促进中国自动识别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自主创新、勇于创新。高水平、高质量的SCAN CHINA展为我国广大自动识别企业及相关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一个广阔的对外窗口。总之,作为主办方,我们希望搭建一个满足多方需求的精细平台,让自动识别行业精英能够在此一聚,一起谈生意、交朋友、开拓视野。我们有信心把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让更多的中外展商从中得益。

  在这里,也要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十多年来一直对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SCAN  CHINA展的鼎立支持,也希望媒体朋友继续关注展览会和中国自动识别产业的发展,让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再上新台阶,中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关于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

  由科技部批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主办的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SCAN CHINA),是国际自动识别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专业盛会之一。从1994年到2010年,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走过了整整17年,在主办单位的指导、广大厂商的支持、相关机构的关注下,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业界品牌展会。

  关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是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
  
  专门机构,隶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988年成立,1991年4月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负责推广国际通用的、开放的、跨行业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标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全国设有46个分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集编码管理、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推广以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工作体系。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零售、制造、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医疗卫生、产品质量追溯、图书音像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

  关于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是国家一级协会,(AIM China即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anufacture Association of China)。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监督管理,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代表中国加入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 Global)。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是由从事自动识别技术研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业务领域涉及: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智能卡识别技术、光字符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和其它自动识别技术。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排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