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物流装备行业的先行者,国字牌的中邮科技,前三季度收入下降49%,净亏损6901.89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076.28万元,这一巨大变化,是行业的整体形势,还是企业的个别行为,或者说,是企业的基本面存在问题,还是市场的因素所导致,将对业界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存在问题
中邮科技,作为中邮集团直属的物流装备科技型企业,具有国资背景,是*早从事智能物流系统领域的企业之一,也是*早开始做分拣设备制造等相关领域业务的企业之一,曾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能力,在物流装备自动化领域书写过辉煌篇章,积累了品牌优势,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据同类产品15%的份额,近日还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中邮科技具有承接物流大项目的丰富经验:近日完工的集中监控中心,依托强大的SCADA平台和全新自主研发的CMMS平台,对中国邮政全网90个省际中心分拣传输设备提供集中维保服务;作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分拣转运中心项目的系统总集成商,完工转运中心的智能化输送带总长达52公里,每秒速度达2.7米。
然而,今年前三个季度,中邮科技确实亏损了,究其原因,有自身的问题,也有行业的因素,我们在此作一探讨。
其实,在今年业绩不佳之前,去年科创板上市的时候,中邮科技就创下近年来实际融资规模较原本的IPO计划“折扣”*大的纪录,也刷新了2023年以来科创板实际融资额度的*小值,这意味着,中邮科技IPO最终实际募集到的资金较其计划募资规模缩水近6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好征兆。
前几年,快递物流和电子商务等下游行业迅速发展,驱动智能物流系统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推动智能物流系统大规模落地应用,也成就了中邮科技等物流装备企业的不错业绩。
中邮科技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12.25亿元增至2021年的20.58亿元,近三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9.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22%,大好形势下,把中邮科技存在的问题掩盖了,而现在市场增速的放缓,使问题显现出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毛利润下行
2019—2022年上半年,中邮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35%、19.36%、15.07%和11.54%,毛利率近乎腰斩。
公司两大主业智能传输系统,智能分拣系统的毛利率都在下降,智能分拣系统毛利率从2019年的22.76%下降到2022上半年的4.86%,智能传输系统从2019年的22.16%降低为2022上半年的12.86%。
市场因素有三,一是物流装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二是下游快递物流行业成本压力传导而来的采购装备价格管控和议价压力,三是上游金属材料及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但中邮科技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近业务毛利率的平均值,则是自身问题。
据中邮科技说明,部分应用了新设备、新技术方案的顺丰大型项目毛利率较低或为负毛利,影响智能物流系统总体毛利率水平,这就提出一个新技术、新设备如何做到较好性价比的问题。
过去,由于大型项目对供应商的产品设计能力、集成能力、大型项目实施和交付能力等要求较高,中邮科技竞争对手较少,盈利较为可观,而目前,能完成大型物流项目的企业在增多,行业竞争压力加大,利润空间在缩小。
2、研发重视不够
中邮科技,脱胎于“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本来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拥有专利269项,形成了以智慧物流为主的专利池,专利总数在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在研发投入上和科研人员的数量上都少于竞争对手。
中邮科技的确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近四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9%、5.34%、4.09%和 3.42%,研发费用率连年降低,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给公司带来风险因素。
与国内同行,国外对手相比,中邮科技作为先行者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研发人员占比较低,未来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上,中邮科技表示募集资金后,将主要投资于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全力以赴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但需要说到做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3、客户过于集中
从上市公司角度说,若企业对单一客户的销售占比超过30%,即表示企业对该客户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若该比例超过50%,则表示企业对该客户已经存在严重依赖。
中邮科技客户过于集中,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甚至达到了86%至96%,前几年来自邮政集团的营业收入达44.68%、50.91%,来自顺丰的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2.13%和49.27%,当然这也与下游行业集中度逐渐走高有关。
中邮科技的产品类别构成也在调整中,2019年至2022年,智能物流系统业务占比从87.17%逐步上升到92.67%,在智能物流系统业务中,智能分拣业务占比从51.56%下降到22.19%,智能传输业务从35.61%上升到70.49%,而智能传输业务的毛利率自2020年度起一直高于智能分拣业务,前期的分拣业务已不成为重点。
其中的原因,是中邮科技与顺丰、京东等大客户合作关系加深,顺丰等客户在转运中心等相关智能传输系统方面需求快速增长,使得中邮科技的智能传输系统收入金额和占比均有较大提升。
客户相对集中,大客户多,大型项目多,具有整体经济性,对中邮科技业绩的影响举足轻重,但是,当客户自身经营情况、采购情况发生变化时,会对中邮科技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高度依赖大客户,或许会影响公司的议价能力,进而会导致公司毛利率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不仅如此,也会使中邮科技应收账款与存货规模“双高”,会对资金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中邮科技在盈利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同行可比企业相较皆处于劣势,但今年的亏损,可以这样说,有其自身问题,也有行业大趋势的问题,自身问题如上所述,行业大趋势问题,在下节叙述。
二、宏观大势
多位权威专家指出,中国经济的现状是产能过剩。多数行业已出现过剩,新兴行业如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也面临竞争和容量限制。2023年以来,经济持续处于低物价状态,在此背景下,企业“增收不增利”,这是中邮科技亏损的大环境。
拉长时间,从历史角度看,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塑造了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发展和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而今天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已经结束,企业跟随市场风口就能盈利的时代已经结束,需转变发展思路。
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量的扩张阶段,在数量扩张方面已经接近天花板,进入到产业周期的成熟饱和增长阶段,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然、也必须进入到提质增效阶段。
从宏观上说,虽然中国进入了常规化消费时代,但经济发展的潜力犹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还未彻底结束,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尚未彻底完成,区域间的差异依旧存在,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潜力。
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产能过剩由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共同构成,对于相对过剩,解决之道在于产业升级,提供高端产品,使购买力不外流。
对智能化物流装备企业来说,目前的宏观环境是,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发展大前提是,物流企业正在向智慧物流转型升级,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物流装备行业发展与创新,具有政策红利。
很多地区建立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进一步促进仓储设备、输送分拣设备、货架、叉车等物流装备的发展,从市场结构来看,传统物流装备占比60%,自动化物流装备占比40%,而物流装备将趋向更智能化、更自动化,高端智能化装备还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但是,随着中国物流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的激增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目前我国物流装备行业生产企业众多,产品竞争激烈,随着下游业务量增速的放缓,快递装备市场呈现饱和化趋势,除了知名品牌的高端产品外,物流装备的平均价格有很大的下行压力,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增长及劳动力成本价格上涨等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物流专家王继祥老师就指出当下中国物流发展的底层逻辑已经出现重大变化,物的规模性扩张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饱和性发展阶段,出现了历史性拐点。
他认为2023年是中国进入全面过剩时代的标志性的拐点之年,未来经济发展需要新一轮产业变革与创新,需要逐步将一些落后的产能出清,需要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
物流装备企业必须认识到,中国实体经济依靠规模快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了,需要进入到提质增效和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已经变了,物流装备企业发展模式必须变,企业领导思维模式也必须变。
鉴于智能物流系统的定制化特征,通常情况下合作关系良好的供应商相对更为熟悉客户的作业流程、技术路线,在定制化产品的升级迭代方面具有一定信息优势和合作便利性,因此客户倾向于选择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呈现一定商业合作惯性,这对中邮科技是利好,因中邮科技服务的主要是大客户,大型目,在以后的招标中占有优势。
总之,各行各业,大多企业觉得日子不好过,业务减少很多,对中邮科技而言,受到市场客观环境和自身经营战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毛利率较同行业竞争对手较低,甚至出现负毛利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邮科技已掉队。
三、出路何在
也许是2024年业绩不佳的原因吧,中邮科技更换了总经理,然而,其面对困境,不仅是换个总经理就可以改变的,除了外部宏观大势的原因外,还有行业总体发展方向的问题。
有人说,物流装备应该出海。的确,国内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在境外市场竞争中主要对标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供应商,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较低,因此境外业务的毛利空间相对较大,但中邮科技基于项目风险管控等因素,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境外业务开拓策略,境外业务收入占比低于同类企业。
有人说,物流装备企业要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应从智能化升级,柔性化解决方案方面进行考虑,不错,但这不是改变现状的根本方法,物流装备企业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个新增长点,就是融入制造业。中邮科技在上市招股说明书中强调,将其核心技术扩展到新兴领域,我想,这个新兴领域就是制造。流通领域中电商的物流中心及快递分拣枢纽市场需求已成红海,昨日黄花,而制造业内部的物流与仓储环节才是今天的蓝海,未来的希望。在制造业上,智能物流装备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市场规模具有可持续增长性。
现在的形势是,物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工业制造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而物流装备要做的是如何使这些理念不再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被融入到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之中。
正在举办的亚洲国际物流展(CeMAT ASIA 2024)作为汉诺威上海工业联展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的主题是“高端制造,物流先行——智造引领未来”,因此,物流装备企业开拓客户,就要瞄准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领域,深入到智造领域的大市场中去。
亚洲国际物流展立足物流,打造高端制造业标杆性平台,参展商可借助这个平台,使自己的产品融入到制造中去,针对工厂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方案,探讨数字化工厂中的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味着中国版工业4.0的来临,智慧物流是为适应工业4.0时代而诞生,智造物流,需要技术与产品能够精准实现定位、测量、检测与识别功能,这需要物流装备产品中融入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产值占世界35%,如何将装备与技术融合到制造这个大市场中,政策是支持的,曾专门出台《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产业政策。
最近有份高盛报告,被称为“*惊艳的中国制造业分析”。报告选取了七个制造业领域,包括锂电及新能源,报告指出,由于供需不均衡,当前有部分制造领域,超50%的供应已经是零或负现金利润率运行,相应的是产品价格与2023年初相比下降了10—55%。
高盛报告指出了今天的问题,也预判了未来的趋势,报告说,2028年,中国制造七大行业有望迎来产能与盈利的再平衡,届时,产能利用率将回升至69—79%的黄金区间,行业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也就是说,制造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是有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这为物流装备渗透入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物流装备,帮助企业简化制造流程,实现更敏捷、高效的生产。物流与智造的发展息息相关,深刻了解智造的发展与成果,才能与自己手中的产品产生真正有意义的联动,从而制定更长远的发展策略。
物流业的未来十年的发展,与智能制造相辅相成,智能物流是连接供应和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智能工厂的基石。工厂物流控制系统,将负责生产设备和被处理对象的衔接工作,在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物流装备将更广泛地采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与制造设备的互联互通,形成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将有助于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预测准确性,并实现更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物流装备企业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安装调试以及售后等全链条服务能力的综合性智能物流装备供应商,这为融合制造业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智能化物流系统将融入智能制造工艺流程,使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的系统的集成。
我们认真探寻,就可感受到智能物流装备发展的巨大潜力。然而当前,面对企业数量过多和产能过剩的问题,物流装备行业需要进行行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方法有并购与联合两条路。
物流装备企业,在智能制造的大前提下,在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更需要合作;要以开源方式思考发展路径,与上下游企业和用户共同开发产品,有效利用数据,避免催生新的技术鸿沟,使竞争关系的企业,重构行业生态体系,形成新型竞合生态。
结语:中邮科技如何讲好企业未来发展预期的故事?摔掉亏损的帽子,将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其中需要考虑怎样以现有基础融入智能制造大环境的发展中去。
跨境电商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07月13日 17:04
新时代家居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06月18日 10:14
2022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回顾04月04日 15:38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年中盘点:物流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争执、跨界、开放、整合、...07月09日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