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受让崔维星持有的德邦控股剩余股份,表示着德邦创始人从上市物流公司彻底退出,其实,早在两年前,德邦已成为京东的德邦了,只不过这次是彻底地退出了,在这两年里,德邦早已京东化了,并且以新德邦的面孔向我们走来。
一、崔维星股权清零
近日,电商巨头京东完成受让德邦控股100%股份,创始人崔维星股权清零,表示着德邦创始人从上市物流公司彻底退出,也表示着一个传奇结束。其实,崔维星持有的德邦控股仅为2.7249%股份,早已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德邦公告称受让前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只不过京东卓风持有了德邦控股100%股份。
德邦物流,从上市敲钟、一骑绝尘,到公司转型,更名快递,被竞争对手超越、被京东物流收购,直止今日,创始人退出,也算是中国公路货运行业从草根初创、野蛮生长、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德邦也曾有过辉煌,2010年,德邦成为国内“零担之王”,2012年,德邦大件物流上线,造就了“大件快递发德邦”的声誉,然而,到2021年,德邦出现严重亏损,“英雄迟暮”已是不争的现实。
崔维星对标UPS的壮志雄心无法在德邦继续,曾经的传奇也变为了江湖的传说,只不过,让创始人崔维星感到安慰的是,两年前的转让价款89.76亿元,创下了国内快递业史上*大笔并购,不管怎么说,卖了个好价钱。
创始人对于公司,有儿子般的亲近,曾经在物流行业独树一帜的德邦被京东收购,也算是崔维星给其找了一个不错的新家,虽然不属于自己,但德邦的品牌却在延续,并焕发出新的活力,相比中国快递先驱“宅急送”的销声匿迹要强的多,德邦被京东物流收购,可能是*好的归宿。
今天,德邦物流创始人崔维星正式出局了,但这只是一种象征,其实两年前,德邦的主导岗位已经整体由“京东派”替换了,京东物流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余睿为公司新任董事长,主要职能部门中,也是京东的人担纲,德邦控股仍是公司的股东,但是作为创始人的崔维星早已不再是德邦物流的实控人。
物流快递,并不是好干的行业,就连国际物流巨头美国的UPS,也连遇风波,去年卡车司机罢工风暴,到近期大裁员风波,也进入了艰难时刻,崔维星的激流勇退,虽然有诸多无奈,也算不上是丢人的事情。
二、两年融合有成效
京东收购德邦之初,有人质疑,如此大规模的收购是否会带来整合难题,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并且整合过程中出现问题,会给对手可乘之机。两年过去了,这一疑问得到了完美的回答,德邦与京东物流的深度融合在多个层面展现出显著成效,用户担心在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服务质量波动并没有出现。
二者的融合,有理念上的基础,二者在商业模式上都以直营为主,都强调通过做厚物流基础实现“物流一体化”。
二者的融合,有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底层逻辑。京东物流的核心业务以仓配和供应链为主,客户群体主要为消费端和流通端客户;德邦核心业务以大件快递和快运业务的陆运网络为主,客户群体主要为小型制造业公司。于是,京东物流可以为德邦提供商流、核心仓网等业务资源;德邦为京东物流补齐大件和零担物流短板,扩充干线网络能力,相互导流,提升业务效率。
京东以仓配模式为主,建立了区域仓-前置仓-配送站的仓储配送网络,仓配模式履约效率高,但灵活性较低,京东物流仓网规模领先,但干线环节较弱;德邦拥有积累多年,高效稳定的全国物流网络,德邦以快递和快运业务为主,网点覆盖全国94%的乡镇,收购德邦快递京东的物流网点覆盖面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是对京东物流“宽度”的强化。
二者之间也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解决方法是资源整合,两者在仓储、供应链、科技等方面加大了业务渗透,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提升网络运营效率、共同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然而,毕竟是两家公司,京东管理层入驻,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策略,与德邦原有的团队能否实现无缝对接?因为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差异,会不会引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这对于双方员工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最终,德邦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两年来,双方员工积极适应新的环境,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协同工作,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在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还在数智化建设方面融合赋能,京东在物流技术方面一直有着强大的研发实力,而德邦也有着自己的技术积累,技术融合,创新机遇。
相对而言,受益的还是德邦,2023年,京东为德邦提供了22.8亿元业务,京东集团不同子公司和业务板块都有大件物流业务给予德邦;去年8月,德邦全面接管了京东物流快运业务中转、运输环节,带来了较大的增量;并且京东物流的先进体系也会覆盖德邦。
京东与德邦,是否深入融合呢?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是双方的网络融合会带来更大的成本优化。真正的资源整合将会从2024年逐步开始推进,双方分拣、运输环节的资源整合,形成一张运营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的网络,最终实现分拣、运输环节成本的持续下降。二者的融合,对德邦来说是降低成本,对京东物流来说是夯实基础,达到“1+1>2”的效果。
京东与德邦的协同效应初步显现,现在的任务是开启进一步融合,加速推动协同效应释放,然而,品牌和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双方的智慧和努力,能否真正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决定这场融合成败的关键之一,而最终目的是实现双赢的局面。
三、担纲重任新德邦
有人说,2023年的京东物流业绩全靠德邦快递支撑,此话不假,2023年德邦三季度为京东物流贡献超四成的营收和近三成的利润。
24年3月6日,港股上市的京东物流公布了其23年的经营业绩,作为附属独立在A股上市的子公司德邦股份(德邦快递)也跟随发布了自己23年的业绩快报,看完两边的数据只有一个感觉,离开了德邦快递,京东物流经营产生的业绩真的就太惨了,
2023年,对京东物流德邦贡献营收362.79亿元,同比增长15.57%,占比22%;贡献5.68亿元的扣非净利润,占比近一半,京东买德邦快递买对了。
京东管理层走上台前后,德邦重新崛起了,德邦的毛利额其实并不低,只是需要用比较多的手段把利润找出来。2023年4月20日晚间,德邦股份发布了并入京东物流后的首份年报,6.49亿的净利,是德邦自A股上市以来第二高数值。
在快递市场如此饱和的情况下,德邦在快递业务市占率实现了上升,这其中就包含对德邦深度融入京东后打开的新局面。
“大件快递发德邦”品牌诠释其实是深入人心的,业务上陷入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货源不足,而京东作为全国*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近年来家电家居、京东工业等行业对大件业务的物流需求一直在猛涨,原有的京东物流体系已经有些不堪重负,德邦的加入,为其找到的货源,也缓解了京东大件快递的配送能力。
其实,德邦也不是全靠京东,作为独立运作的品牌,德邦主动尝试和探索新的运营模式,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探索新市场,最终新、老产品的共同发力带动自身收入实现较平稳的增长。
接手京东物流转运中心资产后,德邦将多个转运中心整合为单个大型转运中心,从而减少分拨次数,进而降低成本。
德邦还积极开拓新业务,2023年,德邦零担业务扩大标准收派范围,取消超远派送收费,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同时,整车业务搭建运力资源平台,对外接入多家网络货运平台,对内建立“全国运力一盘棋”,极大地丰富了运力资源的储备。
德邦还成为了2024年抖音电商618大促活动特邀物流合作伙伴,为抖音电商提供全链路的收转运派全面保障。
深耕物流行业27年,德邦在快运领域的地位难以撼动,德邦快运产品,比较平稳,以“高质量老客户“为主,纳入京东生态圈之后,“京东物流+德邦”,正在成为快运市场*大变量。
作为内卷*为严重的物流赛道,在快递、快运板块急需价值重估的2023年,德邦行经历着一次次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未来发展有盼头
对德邦的全面掌控,是京东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有明确的规划。
京东,这个在电商领域曾经呼风唤雨的巨头,现在面临着拼多多的打压,抖音的压迫,而其*具实力的护城河是物流,因此,构建更加庞大、高效的物流网络,是为了在激烈的电商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不可否认,电商平台的“战争”早已上升到物流之争,电商的竞争蔓延至物流竞争,物流是电子商务的一项竞争力体现,德邦就是京东强化其电子商务的抓手,也是护城河的一个重要部分。
电商链无外乎包含供应商、电商平台、物流、支付这几方面,面对市场冲击,京东首先做的是对物流的强化。
表面看,京东物流持有股份占比似乎会让德邦发展受牵制,但实际上,在收购落地后,德邦依旧保持业务和运营的独立性,站在未来发展角度,即便二者合作深入,德邦也依旧保持自身特色。
目前,零担快递化趋势明显,电商正在向大件快递渗透,德邦在过去积累的竞争壁垒能维持其“大件快递龙头”的位置,但不可松懈,今年初,德邦发布新品牌口号:“超过3公斤,大件发德邦!”,同时为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德邦同步发布IP形象,发布其吉祥物“飞象”。
其中飞象可爱的表情彰显德邦快递员“亲切服务”的精神,飞象承载的3个不同公斤段的快递盒,体现从3公斤到60公斤再到500公斤都是德邦擅长的领域。
无论是农业,还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持续性提升直营网络优势、个性物流服务水平,是德邦对自身定位长期坚守的体现。
德邦作为一个有着一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其品牌价值能否在京东的掌控下得以传承和发扬?从两年经验看,是肯定的,以德邦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从根本上说,一个脱胎换骨的德邦,符合京东的预期,更符合市场的预期。
结语:京东与德邦的联手,无疑将对整个物流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京东与德邦的融合带来了更多的期待。
跨境电商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07月13日 17:04
新时代家居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06月18日 10:14
2022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回顾04月04日 15:38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年中盘点:物流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争执、跨界、开放、整合、...07月09日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