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鲜冷链物流园为例探讨AI技术发展趋势

来源:《物流技术与装备》 | 2025-09-17 00:00

  生鲜冷链物流园一般主要是指以冷链业务为主导的物流园区,生鲜冷链物流园主要涵盖生鲜商贸、农批、农贸等前置销售业务,并配套冷链物流、存储、加工、电商等业务的集中场所。

  从新零售的角度而言,一般比较看重“人、货、场”三要素,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生鲜冷链物流园的要素则更多,通常包括“人、货、场、金、信、机”等,基于以上所有要素形成了“人流、实物流、商权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等多种业务流动。

  而在业务流动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数据要素(信息或数字化结果)则主要围绕着三大体系进行收发,分别是局域、个域和体域,而所有的生鲜冷链物流园节点未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三域的合一。

  据华为在CCF中国网络大会上发布《数据通信未来技术趋势》报告中提出,未来的LAN(局域网)在组网模式上将会融合PAN(个域网)和BAN(体域网),突破10m范围内设备互联约束,在组网能力上将进一步融合感知和算力,实现业务赋能。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缩写LAN),指在较小的地理区域内,通过传输介质连接的一组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网络。局

  域网的传输速度较快,一般在几百Mbps到几Gbps,延迟较低。局域网是一种私有网络,一般在一座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附近,主要用于园区、办公室、学校、研究所或家庭等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局域网便于共享资源,如打印机、文件服务及其他应用程序,并可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快速交换。

  个人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缩写:PAN),是指能在便携式消费电器与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通信的网络,其覆盖范围一般在10米半径以内。

  身体感测网络(Body Area Network,缩写:BAN)是由可穿戴或可嵌入设备组成的网络。由于这些设备通过无线技术进行通信,所以体域网也叫无线体域网(WBAN)。

  所谓局域网是较为通俗的内容,而个域和体域其实也非常简单,我们通俗理解个域即是个人常态下的手机设备或者手环、智能手表都属于个域范畴的互联终端,他们通过NFC、蓝牙等功能实现信息的交互;而所谓体域在本文中特指作业过程中的可穿戴设备、便携操作设备进行无线技术的信息交互。

  在生鲜冷链物流园的概念下,局域网络内容包括公共状态下的智能园区交互体系、建筑自身所特有的数据体系、能源交互体系、外来进入者交互体系,以本地服务器为中心,形成在WLAN覆盖下的全域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应用;

  个域包括的范畴从物业管理人员,到前端销售店铺的人员、消费者、物流从业人员、外来人员、电商人员、入驻园区的客户人员以及政府和相关服务机构的办公人员等等都是从属于个域的范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所有的信息都能够分门别类的进行汇总收发和自助应用;

  体域范畴则主要包括业务人员的穿戴式设备和业务本身所产生的信息要素的收发,比如仓库人员的穿戴式设备,能够自动收发订单信息,进行作业操作,接受拣货指令到拣货位,然后进行确认;而店铺销售人员可以和自动称重体系进行设备连接,接受商品信息、重量、价格,是否到账等。

  而当局域、个域、体域三者合一时,最终可以达到的效果将会是某一家企业/商户的货物即将进入园区,系统则接收到指令进行智慧月台的准备,随后收货入库,等待信息调拨出仓进入销售阶段,销售端商户也能知道自身的库存量,可售卖数,并且当数据进行汇总后,园区经营者可以根据最终的整体销售状况为每个商户进行毛利测算,并且可以得出哪些货品更受欢迎,这样对于商户而言就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赋能。而物流作业、库存活动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JIT和无效动作的减少,从而使得人员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最终将销售数据和上游供应端进行对接,可以完全实现供应链的交互,从而形成物流产品、商品到企业的销售、作业与整条供应链打通,同时,如果将所有的销售端通路完全开放,形成交叉赋能,则可以实现平台效应,所有入园者皆为得利方,从而将物流、批发交易、冷链业务、外部商务服务方以及上下游供应链全部纳入到平台,最终实现生鲜冷链物流园的升级。

  1、产业园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的生鲜冷链物流园不仅仅是简单的园区,而是产业园区的概念。当智慧、智能与算力有机结合,局域、个域和体域的相互交叉,产业园区会迎来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1.1双智产业园区向数智产业园区、算智产业园区的发展

  双智时代下的园区,从业务与经营的数字化、数据化向算力化发展,最终实现智能智慧、数字数据,虚实交互,达成极致体验。

  双智时代的企业,员工智能装备和智慧化应用场景的增加,所有要素之间的链接和智能原生的一些基础设施,整体网络在连接、策略和体验上实现突破,最终一定会给产业园区的生产力提供较大的支持和赋能。尤其是在电力充沛的情况下,从单台设备向智能原生设备的转变过程中,实现算力与网络的有机融合,最终能够实现产业园区各个业务节点的信息交互,帮助企业/商户达到协同服务的目的。随着AI和AIGC的推广和普及,很可能意味着AI普惠时代的来临。在这种情况下,团体、个体、智能体都需要便捷、快速、充分的使用算力。因此,在未来准备打造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数据化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应有机探索算力与网络、业务的一体化,实现算力应用和网络应用和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

  1.2智算数据中心与城市智慧大脑交互的趋势

  产业园区即将成为算力中心,并且除服务局域网端外还可以成为城市智慧大脑的节点。一般产业园区拥有较大面积的屋顶,屋顶光伏产生的电力能源除支持本产业园区使用外,还可以进行并网输出。但是一般光伏电力较为不稳定,需要储能等辅助设备设施,这部分电力能源完全可以支撑小型算力中心的应用,最终彻底将本产业园区的数据应用有效提升并与城市算力中心结合,形成分布式布局,提升城市整体管理水平。

  1.3三域合一、六面一体的时代

  跨主体链接,实现局域、个域、体域三网合一;实现通信、感知、算力、电力、安全与业务六面一体的全体系交互。以人机交互为基础,实现声光电视触味全息全感技术将会彻底替代传统的信息收发模式,也必然会使得终端接收端发生改变,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将会常态化,脑机结合也会普及,所有的这一切又会反过来强化人机交互能力的增强。未来,基于算力,形成大模型、强推理的智能体协作将无处不在。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园区乃至于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将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局域、个域和体域的三网融合,并且会进一步加强通信、感知、算力、电力、安全与业务六面一体的交互能力和算力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园区平台赋能。

  1.4智能原生与自智时代的到来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