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赴中亚,中国物流新选择

来源:物流产品网 | 2025-09-03 11:52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中亚五国持续加深在基建领域的合作,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在中亚的“一带一路”投资项目中基建投资占比60%以上,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港口、隧道、管道及与之配套的物流基地、物流园等。

  中国与中亚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立体运输网络,四类运输方式协同发展,既满足了不同货物的运输需求,也构建起紧密的互联互通网络。

  十几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中亚五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亚铁路大动脉——中哈铁路(中国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吉铁路(中国喀什至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中塔铁路(中国乌鲁木齐至塔吉克斯坦霍罗格)等铁路项目。

  近期,中国—中亚间多条物流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在铁路、公路、航空等领域均取得新进展。阿斯塔纳峰会期间,各国一致同意升级跨境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中亚作为欧亚交通枢纽的地位。

  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吉乌铁路项目近期取得突破,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标志性工程,中国与中亚正协同推进中吉乌铁路和经塔城—阿亚古兹进出境联通哈萨克斯坦的第三条跨境铁路,预计2031年完工,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至中东、欧洲的最短线路。

  俄乌冲突爆发后,经俄罗斯的中欧陆路通道受阻,中吉乌铁路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一旦建成,这条经中亚通往欧洲的新走廊有望比传统路线缩短近1000公里、节省约8天运输时间,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替代线路。

  中远海运集团和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联合收购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东门无水港项目49%的股权,两国三方共同出资1.6亿多美元合作经营无水港项目。无水港项目的建成标志着连云港出发的中亚、中欧班列在无水港换装时间从11天减到5天,从而打通中国迈向欧亚大陆的快速通道。

  贸易增长带动物流需求,物流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否则,物流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中亚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禀赋,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业务扩展的重要战略腹地。中亚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中国所具有的强大制造产业能力之间形成了显著的经济互补性,不仅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中商品的多元化,还有助于保障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性。

  中亚地区是中国“丝路经济带”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双方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矿产领域天然互补,中国已成为中亚最主要的经贸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中亚五国作为欧亚大陆桥的关键节点,承载着中国企业产业链拓展、市场多元化和全球竞争力提升的重任。

  中亚五国能源资源(如原油、天然气、矿产等),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哈萨克斯坦是全球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中亚在农牧业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有14亿人的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市场,每年粮食进口超过1亿吨,而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能够为中亚提供工业制成品,满足其经济建设与民生需求。

  这种产业互补为双方大规模的贸易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中国与中亚的贸易总额达6747.1亿元,近十年间贸易规模年均增速超118%,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中亚五国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地位,为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活力。在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之下,中亚各国正积极吸引中国产业资本,尝试降低对资源出口的依赖,中国与中亚贸易结构从“资源互补”向“全产业链协同”加速升级。

  在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对接方面,中国—中亚合作显著提速,过去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多集中于能源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贸易,如今正拓展至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建材化工等工业深加工领域。

  随着贸易品类的多元化和贸易结构的升级,物流需求将更加旺盛。除了传统的能源矿产和农产品运输,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等新兴产业产品的物流需求将大幅增加,物流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业务领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物流服务。

  而贸易与物流则是双向促进的,贸易促进了物流,而物流反哺贸易,物流范围的扩大,如冷链物流、特种货物运输、大件运输等等,使一些对物流条件要求苛刻的商品进入对方市场。

  三、物流大有作为

  生而全球,中国物流企业“出海”浪潮早不新鲜,只是在中亚,还不那么强势,甚至有缺位之嫌。中亚作为亚欧大陆交通的重要支点,物流需求增速明显,中亚各国也有引入国际企业参与本土物流现代化改造的意图,这为中国物流企业 “走出去” 参与中亚物流市场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硬件联通不断升级的同时,中国与中亚正着力深化供应链对接,推动产业协同和新兴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这正是物流大显身手的地方。在中亚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物流面对的是与东南亚完全不同的市场情况,对中国物流企业来说,中亚是机遇,也是挑战。

  2025年4月发布的《中国—中亚外长会晤信息公报》强调,要提升中亚作为欧亚交通走廊的枢纽作用,深化中欧班列合作,挖掘交通走廊潜力,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这意味着中亚五国大地将在“一带一路”物流版图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

  当前,中亚正在重塑其作为全球贸易和物流枢纽的重要作用,中国中亚贸易规模扩大、合作深化及政策扶持为物流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业务拓展空间。

  跨境电商作为新型贸易方式在中亚地区快速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电商年增速超30%,哈萨克斯坦电子商务市场年增长率超过20%,中国商品需求大:手机、家电、服装等通过跨境直邮销量激增。

  但中亚快递业务不足,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3年全球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显示,上门派送还要加收费用,而且链路时效较长,这为中国快递企业的补足短板成为可能,更快的物流将刺激中亚网购需求,带动电商发展。

  十几年以来,以中欧班列及泛亚公路等支撑的物流网,成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底层支撑,而新时期的中国与中亚关系的发展,需要构建物流新生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物流企业大有作为。

  今年6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为中国物流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国与中亚五国共同发布《阿斯塔纳宣言》,不仅标志着各国在多领域带来高等级更多深入的合作机会,而且作出了“中国-中亚”通道走廊最顶层设计。

  各方签署深化中欧(亚)班列合作倡议、国际道路运输行车许可证电子化合作备忘录等文件,启动中吉乌铁路项目,通过拓展交通走廊运能、实现货物运输集装箱化,全面深化物流领域合作。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