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的综合布线及信息化建设——访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军琪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13-05-06 16:47 | 作者:物流技术与应用

  当今的现代化仓库(物流中心)已经不是由钢筋水泥等材料构成的普通建筑物,而是在其内部布满各种通讯、控制设备,并由网络串联在一起的,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概念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出现在美国,我国在2006年修订出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将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综合布线工作是实现“智能建筑”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在现代化仓库(物流中心)的建设中,综合布线工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建设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军琪。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物流系统集成商,已完成各类物流项目超过100项,涉及医药、服装、图书、零售、B2C、机械、电子、金融、三方物流等行业领域,具有丰富的项目实际操作经验。

  记者:现代化仓库(物流中心)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综合布线等具体包括哪些工作?

  尹军琪:综合布线系统的一般定义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

  现代化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分为两个部分:软件和硬件。其中,软件包括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如ERPWMSSCMWCSTMS等)以及其他计算机程序;硬件指支撑软件作业的载体,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打印机、网络布线、网络设备、现场总线等。

  物流中心的综合布线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与办公楼宇的综合布线类似,但也有其特殊之处,主要包括语音、数据、监控等方面。此外,自动控制设备的总线也是综合布线的重要内容,这是物流中心有别于办公楼的特殊之处。

  记者:随着物流中心智能化、信息化功能的不断增强,其信息化建设、综合布线工作是如何演变和进化的?

  尹军琪:现代物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走过了几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单机作业阶段、联机作业阶段、联网作业阶段、大规模智能网络阶段等。布线工作的演变过程也基本与此相适应。

  单机作业阶段在我国约为1973~1985年,主要表现为立体库堆垛机的单机作业,自动化程度比较低,计算机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此阶段对综合布线工作几乎没有要求。

  1986~1995年是联机作业阶段,随着微机的普遍应用,自动化设备与计算机的联机作业有了可能。此时的物流中心仍然以立体库为主,作业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计算机下达指令完成出入库作业。但计算机以单机为主,信息系统也比较简单、孤立。布线工作相对简单,主要是自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的直接连接,远程作业和控制非常少见。

  1996~2000年,联网作业成为主要作业方式。这主要得益于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管理,尤其是基于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得到快速发展,以往的信息孤岛现象逐渐减少,物流信息系统成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企业内部可以共享信息,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信息也可以实现共享。此时的网络布线已经非常复杂,“网络”成为主导地位。各种信息,包括计算机系统、监控信息、语音信息等连接成一体,综合布线也成为一项专业和复杂的工作。

  2001年至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系统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模式,即,从以立体库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拣选配送为主要特点的物流中心模式。物流中心的规模迅速膨胀,作业流程更趋于复杂,作业更加精确,基于网络的协同作业尤为突出,无线网络成为重要的网络形式。立体库、输送系统、分拣系统等现代物流设备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物流中心逐渐体现出大型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此外,物联网技术应用逐步提上日程。

  记者:物流中心作为功能特点比较鲜明的工业建筑,其对信息系统的建设、综合布线工作等有哪些特殊要求?在建设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尹军琪:如前所述,“综合布线”已经成为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中心的综合布线,与楼宇布线是基本类似的,但侧重点不同,数据网络和无线网络成为其重点。大型物流中心的网络数据点分布很不均衡,一般按照作业区域划分,如收货作业区、储存区、拣选区、包装区、退货区、集货区等。由于有些数据点要求与设备布置相匹配,所以二次布线的情况非常普遍。

  与楼宇自动化不同的是,物流中心的综合布线更为复杂和专业。主要表现在:

  大型物流中心有时多达10万平方米,分布在其中的作业点多达数千个,与之相应的数据点表现出很强的个性,如坐标位置、方向等;

  物流中心一般设计十分空旷,不仅地面要求通畅以利于作业,空间的限制也非常严格,多种电线电缆横贯其中,对综合布线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一般情况下,综合布线与设备安装同时进行,这就要求综合布线要非常清楚物流工艺的要求,要清楚建成后的空间效果。

  无线网络已成为物流中心的必备设施,但由于受到货架等设备的屏蔽,很容易出现死角,但在布线时往往难以预测到,这是其难点之一。

  此外,物流中心的布线由于有设备(货架、输送机、堆垛机、消防、空调、照明等)的限制,往往实际路线比设计的要长很多,安装难度要大很多,所以费用通常也比较高。

  记者:物流信息系统综合布线方案如何设计、制定?涉及哪些具体设备的采购与安装?选择标准是什么?这类工程的建设施工是否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尹军琪:对大型物流中心而言,其网络布线设计一般应由专业的集成商完成,并重点参考物流系统的规划方案。需要指出的是,网络布线既不能与建筑混为一谈,也不能与物流系统集成合二为一,它是一个专门的专业领域,需要专业的团队去执行。

  网络布线的设备主要有电缆、桥架、交换机等,这类设备均有严格的国家标准。物流系统信息量比较大,在选主干网络时,采用千兆以太网是非常必要的。规模小的系统,也可以选择100M以太网,但要对系统的要求进行评估。此外,由于物流中心对于信息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所以在选择网络布线产品时,一般应选取信誉比较好的品牌。

  网络布线的验收标准一般以实际测试为主。设备的质量非常重要,但安装质量更是不能忽视的方面,因此,选择专业的安装队是非常必要的。网络布线的测试要逐一进行,目前均有专业的工具。值得指出的是:有关网络布线的标准非常多,但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记者:您认为在未来的物流中心建设中,信息化系统建设部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尹军琪: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应朝着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在目前已经有所体现。

  集成化表现在不同信息系统的集成,如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的集成,即要求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在企业内部,ERPOAWMSTMS等信息系统集成已经初具规模,但集成度还远远不够。

  应该说,共享信息只是集成化的初步目标,智能化才是信息系统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可能是终极目标。智能化所要求的大规模数据传输技术就是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而且随着物联网的应用,这一要求还将快速提升。因此,网络带宽将是未来需要克服的主要技术难点。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排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