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的数量
1.根据未来的需求状况,设立公式。如果未来需求连续且稳定,可以考虑此种方法。
2.设立一定的数值。如果未来需求起伏大且不稳定,可考虑设立未来需求周期最大的值;如果根据历史数据,某物料的平均消耗率为3%或者物料来料不良率为3%,可考虑为物料设立此比率的安全库存数量。
(二)建立的地点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在本公司内,也可经过与供应商协商建立在供应商处,如采用后者,需要考虑将来物料的责任归属问题。
(三)建立的时机
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考虑建立的时间。假如已经为某成品的部分原材料建立了安全库存,但是其中某个关键原材料因为不可抗力,市场供应异常紧张,此时就需要重新评估是否要取消原材料的安全库存。因为短缺关键原材料,产品就不能被生产出来,其他原材料即使有大量库存也无法组装成品。
(四)其他因素
在建立安全库存时,还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采购周期、最小采购批量、属性(是供应商按图加工还是市场通用)、物料在不同产品的用量、物料的专用度及公用比例以及原材料在ABC分类中所处的位置等情况。
不能对所有的物料都采用统一模式,对于采购周期相对较短的原材料,很容易补充安全库存,对于采购周很长的物料,补充安全库存需要一定的周期,统一建立安全库存有可能造成原材料的库存结构更加不合理,库存越来越高,而真正需要的原材料反而不足或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采购。下面通过两个实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产品未来需求增大,已经得到销售部门确认,需要为这个产品的10种原材料建立安全库存。但经过分析,发现RM005这项物料目前不适宜建立安全库存,风险很高,而其他原材料可以建立安全库存(见表3)。
案例二,2012年6月,供应商A的及时交货率是96.67%,供应商B的及时交货率是83.33%,如果要建立安全库存的话,应该为哪家供应商的原材料建立呢?经过分析发现,供应商A延迟到货的最长时间为6天,供应商B延迟到货最长时间为1天。同时供应商A延迟到货的物料为公用度比较高的关键物料,这种情况已经连续几个月出现,有时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计划,可以考虑为此物料建立安全库存,比如可以建立6天用量的安全库存(参见图4)。当然,此种情况的出现一定有其他原因,完全依赖建立安全库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供应商经常提前到货也会存在风险,需要重新计算原材料的采购周期,对于已经建立了安全库存的材料要重新评估。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低空经济:重构物流装备体系的革命性变量 03月05日 16:14
食品行业智慧化物流转型 09月12日 16:05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全面解析电商与新物流 07月26日 13:30
2024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发展展望 06月19日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