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产品没做到数一数二的时候,三一不会做第二个产品,这是三一相关多元化恪守的准则。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是“上山下海”。
记者:从拖泵到泵车到挖掘机、起重机、煤炭机械、海洋机械,三一扩张之路可谓迅猛。三一的发展战略是如何确定的?
唐修国:三一集团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高度,跟我们的战略管理密不可分。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非常非常小的时候,我们就把“战略方向是什么”放在决策第一位。
我们刚起步的时候,搞的是特种焊接材料,做到1993年,已经占据了近70%的市场,再做下去空间不大了。企业如何转型?当时流行的模式是“贸工技一体化”、“跨行业跨地域”的企业集团,全面开花。但我们没有头脑发热,选择了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即把工程机械领域作为自己的主业,从简单做起,稳扎稳打。
记者:你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唐修国: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单这一产品就占了工程机械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1993年,梁稳根董事长把我调到三一重工来做常务副总经理,我调研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挖掘机。从1998年一直到2001年,我们论证了四年时间,却不敢动手。挖掘机的驾驶室跟轿车驾驶室的水平差不多。挖掘机行业协会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能力做好这个驾驶室,就先别做挖掘机。所以我们先从混凝土机械入手。当一个产品没做到数一数二的时候,我们不会做第二个产品,这是三一相关多元化恪守的准则。
1994年,三一集团在工程机械领域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混凝土拖泵。今天这个产品可能是三一规模最小的产品,平均价格可能也就是40多万元。但是我们也是把拖泵做到中国第一后,才做泵车;把泵车做到第一,我们才进军挖掘机、起重机、煤机、港机。
经过多年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累,2002年,我们的挖掘机才起步。到了2011年,终于把挖掘机做到中国第一,第一次超过日本的小松。现在全系列工程机械产品,我们都可以同日本小松PK,不会输给他。
记者:听说你们在珠海建了海洋工业园,为什么选择进军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唐修国: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就是“上山下海”。上山是什么呢?搞矿山机械。在陆地上这块,在基建工程机械这个领域,我们和国际同行的距离已经不太大了,混凝土机械还是我们的强项。但矿山机械我们还没有全套的,我们最大的矿车只有230吨,可是卡特彼勒和小松都有400吨级的,差一倍。最大的挖掘机,我们只有200吨级的,人家是500吨级,差很远,在成套矿山设备上我们还有距离。
“下海”就是搞海洋工程机械。为什么要搞海工机械呢?为中国和全球的海洋经济提供先进、可靠的现代化装备,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报国的理想。
当前,发展海洋经济已列入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蓬勃兴起,但中国的海洋装备制造能力仍然相对较弱。我国海岸线漫长,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曾经,活跃在中国各大港口的港机产品大多是国外品牌,正面吊、堆高机等产品,85%以上都被国外企业所占据,国产品牌没有话语权。
海洋工程机械未来的市场是多少?一年5000亿美元。意识到海洋工程机械的广阔前景,我们把这一领域作为企业发展的下一个蓝图。
记者:三一目前在海洋工程机械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果?
唐修国:2005年12月,三一港机首台正面吊研制成功。随后的两年多时间,三一港机两大主力产品——正面吊、堆高机相继打破国外垄断,并在国内持续热销。2011年,三一港机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连续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彻底改变外资品牌独大格局。
三一的港机产品还走出国门。2011年6月,三一与沙特阿拉伯当地一家代理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三一的帮助下,该代理商截至今年2月已完成了20多台三一港机设备的销售,一举坐上了当地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
2010年11月,三一集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协议,投资上百亿元在珠海建设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及工程船舶制造产业园。三一海洋重工(珠海)产业园占地面积约6000余亩,预计10年内,园区总产值将超600亿元。
目前,三一珠海产业园研制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港口门座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等大型港口设备,已成功销往上海港、盐田港、天津港、湛江港等国内大型港务公司。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低空经济:重构物流装备体系的革命性变量 03月05日 16:14
食品行业智慧化物流转型 09月12日 16:05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全面解析电商与新物流 07月26日 13:30
2024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发展展望 06月19日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