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实践证明,应急物流活动中政府力量是主体,军队力量是骨干。而两者通常条块分割、自成体系,难以有效逾越根深蒂固的体制障碍。只有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路,将军队、政府以及民间的应急物流力量有效整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9月2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在西安召开了“军事物流与应急物流研讨会”,与会军地代表从不同角度研讨了军地应急物流指挥平台等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11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在第十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设立了“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专题分论坛,与会代表研讨交流了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特别研讨了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机制问题。
(二)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中心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应急物流中心是应急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在应急物流保障中能够发挥关键的作用。10月25日,总后勤部与河南省签署了《关于推进应急运输与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能战”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家确立的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充分依托河南物流产业发展优势、地处国家交通大十字架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共同建设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式应急投送保障基地,把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成果融入到中原经济区的持续发展之中,建立军地一体的应急保障体系,开展应急救援物资联储、联运、联供和应急物流中心共建、共用、共管的探索试点,并重点研究探讨基地的配套建设、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标准规范,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探索保障路子,完善国家应急保障体系。2010年西安市计划建成西安粮食应急物流基地 ,目前正在按照规划抓紧推进建设进程。与“湖北物流配送应急保障动员中心”和“江苏诚信应急物流动员中心”等应急物流中心相类似,健全的社会物流服务网络加上快捷的军事
物流管理优势,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将能够极大地提升保障效率,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及时可靠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
(三)应急物流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继2009年10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牵头、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参与的公益性行业科研课题《应急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正式启动以来,《应急物流企业条件评估》、《应急物流包装及标识》、《应急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3个国家标准项目抓紧推进,并申报了国家标准立项。7月17日,江苏省高邮市诚信物流有限公司承担的《应急物流服务规范》标准项目通过扬州市质监局标准专家组、扬州市发改委专家、高邮质监局及发改委负责人、高邮市诚信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等组成的专家组评审,申报扬州市地方标准 。此举标志着2009年7月依托高邮市诚信物流园区成立的“江苏诚信应急物流动员中心”经过两年时间的运作后,在与地方部队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健全体制、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已经取得一定经验,逐步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四)应急物流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逐步确立
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质基础,应急物流能够提供充足而可靠的物资保障,受到政府应急管理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逐步确立。暨南大学出版了应急管理丛书,左小德教授主编的《应急物流管理》,站在应急管理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应急物流的运作管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也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布和资源整合的原则,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逐步建立运力集结、资源补给、车辆维修的全国救灾物资交通运输网络。该规划以救灾物资储备为主,在现有19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新建或改扩建10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省、市、县各级建设1至2个本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规模适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央、省、地、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该规划的颁布施行,标志着应急物流已经取代传统的物资保障,以全新的形象进入到政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中来。在企管专家谭小芳的《应急物流管理培训》课程 中,安排了物流导论、应急物流管理组织、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应急物流管理、应急物流信息系统、供应视角下的应急物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物流管理等内容,为应急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技能支撑。
(五)应急物流已经深入政府决策层
随着近几年应急物流理论的宣传推广,应急物流已经进入到政府决策层。3月14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和供销总社印发了《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商贸发〔2011〕67号),在重点工作中提出了“完善应急物流运行机制”的要求,明确要“针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时间紧迫性等特点,突出政府层面的应急物流指挥调度和组织协调,以及商贸流通领域社会层面应急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科学配置和统筹利用。加强应急食品、物资储备库的规划建设,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应急商品储备、调运制度和应急处理流程,形成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分级负责、与常态物流紧密结合的应急物流运行机制。鼓励大型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制度性参与应急物流保障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也明确要“增强民航应急服务能力”,要求“依托现有货运和快递航空公司,建立具有高高原应急救援能力的货运机队。充分发挥通用航空在突发事件中灵活机动的优势,重点支持大型通用航空企事业单位,根据区域特点定期演练,提高特种航空服务能力。”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