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011年中国运输费用变化分析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12-05-29 15:18 | 作者:本站

  运输费用指的是托运人向承运人支付的用于货物运输的总费用,一般运输费用根据运价与运量来计算。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计价形式。社会运输费用指的是报告期内社会物品用于运输过程中的总费用。

  根据相关统计分析,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中国社会物流的运输费用由2001年的1.08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4万亿元,增长了4倍。同期中国货运量按重量计算增长了2.6倍,平均运距也有较大增长,增长2-3倍,由此简单分析中国货运市场单位货物每公里的运输费用几乎没有增长,在人工成本大幅上升、油价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单位货物运输费用不增加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目前中国货运业整体形势不乐观,运价偏低,企业成本上升,运输企业微利或亏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与可持续发展。

2001年-2011年中国物流运输费用变化分析(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统计局

  如果从社会物流总额来看,十年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增长了8倍,也就是说第一次进入社会物流系统的物品价值增加了8倍,而同期的运输成本仅增加了4倍,相对于物流物品的总价值,十年间单位运输费用下降了一半。这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现实情况也是,目前中国的油价在上升,用工成本在上升,运输装备价格在上升,货运的质量要求在上升,货运市场不断规范也带来成本的上升,而唯独货运价格难以上升,货运企业受双向挤压,利润大幅减少,很多企业甚至严重亏损,从事货运的个体户也感觉生意难做,进退两年。

  据相关报道,2011年银根紧缩,经济疲软,货币和货物的流通急剧减少,企业运转的停滞使物流的需求降至冰点,需求不足使运力过剩,大量司机无货可拉、无活可干,很多司机在退出货运市场。但是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全国货运量仍有一定增长,并不如人们所感觉的那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可能主要的原因还是运输效率的提升,卡车在前两年的超常规增长带来的运力增长,使得运力供大于求,尽管货运量在增长,但是对具体的散户而言其市场还是低迷的。

  对企业与散户而言,货运市场最主要的还是运价始终低迷,这与物流运输费用增长趋势是一致的,此外货源不好找,各种费税不少交,而且随着CPI的高企,各类开支猛增,企业与散户不挣钱甚至亏钱比比皆是。

  随着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散户的生存日渐艰难,他们需要自己支付过路费、燃油费、维修保养费,需要为车辆及货物的损坏自掏腰包,需要照顾好自己,生活缺乏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散户淡出货运业也是不得已的选择,目前中国货运业正在经历着大变革与大变局,在低迷的市场中只有优势的企业才能掌握未来的机会。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排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