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智能识别身份、随处联网,自借自还的开放式数字图书馆30日在江苏无锡新区开馆,该馆首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网络智能阅读。
“感知中国中心”无锡如今在物联网技术民用上先声夺人,从开始用于高新科技产业、环境治理保护到现在的社区医疗、智能停车场等民用项目。如今,物联网养鱼、物联网种水蜜桃……令人眼花缭乱的“智能”工程随处可见。
据介绍,无锡新区数字图书馆是该市首家引入物联网技术的以网络图书服务为主的开放型现代图书馆,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手机、电子书等终端向读者提供随身便捷的资讯服务,足不出户的“宅”族也便能随时看书。
“这种配套RFID、Web2.0技术的智能图书馆只需用身份证注册便可成为会员,可实现24小时自助还书或者定制其他个性服务,而且这一切都不是虚拟的”,无锡市副市长曹佳中介绍,采用高端技术的图书馆在全国文化建设领域尚属首次。
据悉,新启用的图书馆总投资达到2000余万元,今年4月建成并试运行。除了先进的“网上书屋”外,该图书馆内还设有视听、视障等10余种多功能阅读区,可满足任何读者的个性化的需求。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低空经济:重构物流装备体系的革命性变量 03月05日 16:14
食品行业智慧化物流转型 09月12日 16:05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全面解析电商与新物流 07月26日 13:30
2024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发展展望 06月19日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