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难"阻碍服装物流发展——访班尼路物流部经理翁国斌

来源: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2011-08-26 16:07

  “目前,中国企业都觉得经营吃力,原因是什么?”朗咸平曾在一次业内论坛上向在座的中国服装企业家这样发问。“时间”是他眼中的关键因素。“服装行业平均而言每天贬值0.7%,只要提前10天卖出去,就少贬值7%,而毛利率增加13%”。

  据业界人士介绍,发达国家的服装物流行业专业化日渐成熟,而作为服装生产大国的我们,服装物流的专业化却刚刚起步!究竟是何原因让我国的服装物流发展迟缓呢?班尼路在选择物流时又遇到哪些难题呢? 
 
  寻找专业的物流服务商难

  班尼路物流部经理翁国斌表示,班尼路是倾向将物流全部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但是国内服装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让班尼路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物流服务商。翁国斌表示,班尼路在物流发展上一直致力于寻求外包之路,但国内服装物流企业的专业化造作水平难以达到要求。

  以班尼路的服装物为例,完整的物流体系一般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其中广州是服装物流的主要集散地。而在河北、山东、山西、东三省、甘肃、青海、内蒙古、沈阳、天津等省份只是设有一个临时中转仓,其余省份的服装物流属于零散型,在当地没有服装物流中转仓。这样不仅造成物流效率的低下,也阻碍了服装企业拓展二三线城市的业务。
物流企业难以做到直达运输时,货物通常80%都要先发往北京,然后再从北京分发到其他各省市;二是中转次数过多,如果将货物运到没有中转仓的地方,需要多次中转组货运输,运送效率更低,货物的破损率也无法控制;三是运输队伍不能形成规模,这无疑更加大了物流成本。比如要运到青岛,一天的运量也就是7——8个立方,这就需要和其他货品整合运输;四是由于物流公司直接运输能力不足,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多次倒手,造成货损失、货差情况比较突出,造成补货困难。

  班尼路非常希望能够出现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承担其整体物流业务运作。特别是希望专业化的运输公司能够整合其他服装物流品牌,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操作能力和强大的辐射能力,支持班尼路的销售需求。
 
  用工难

  翁国斌表示,人员成本的上升给服装物流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近两年来,国内用工成本急剧上升,刚性需求膨胀,导致重体力劳动力供应不足;由于物流行业劳动强度大,职业学校的学生则认为干物流太苦,如果有选择或跳槽的机会,99%的学生都不会选择做物流。即使是应聘来的储备干部一般不会超过1年,物流行业人员严重的流失率,让企业对培养人才望而却步。供不应求的重体力劳动力让物流人工费陡然上涨。
 
  最后一公里配送难

  对于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的物流车辆进城难这一问题,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一线城市对货车进城的要求较多,现阶段办理通车证困难,即使各物流公司花了大价钱拿到通车证也要受诸多条款限制,这造成了物流企业顶着遭罚款的危险将金杯车改成货车在进城拉货的“客改货”现象。

  针对此现象,翁国斌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台湾,物流车辆只有在通过少数道路时有所限制,2吨及以下的车辆在市中心是不受限制的。所以,台湾不存在客车拉货的怪现象。

  城市对进城货车的限制,是导致服装物流发展的瓶颈,而商场内部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也是导致物流车辆频频违规的原因。商场作为人员、车辆流量密集的地方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在商场的收发货问题上,台湾做得比较好,台湾的商场会为物流车辆提供较大空间的收发货地点,而且有些企业会将收发货物的工作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进行操作,这就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而内地的商场收货平台不够且有些商场还么没有专门的收发货窗口,这就出现了物流车辆 “停也违规、走也违规”的尴尬场面。另台湾在各道路上的停车位上也设有专用卸货停车位,避免物流车辆随意停车影响到附近交通。

  针对国内物流出现的种种不足,翁国斌将其归结为对供应链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认为内地的服装物流公司,现阶段还只是停留在运输环节上,还没能称之为物流。

  物流本应是环环相扣的供应链,而我国的物流业却还在仓储、运输等环节苦苦挣扎,正如央视所言,我国的物流像戴着镣铐的舞者。我国服装物流之所以被困于现在这种尴尬境地,有政策引导因素,也有物流企业自身的问题,希望在政府的支持和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我国的物流能成为为客户提供整体供应链服务的物流,而不是断头断尾的运输公司。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排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