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跨省运输方式以为主
中国粮食流通模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中国跨省粮食物流运输方式中主要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其中铁路占比50%,水路占比40%、公路占比10%。
中国跨省粮食物流运输方式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根据《中国粮食安全报告白皮书》和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2011-2018年中国跨省粮食物流中铁路运输量总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出现过短暂下滑,2018年中国跨省粮食物流中铁路运输量总量为1.27亿吨,预计2019年将会达到1.41亿吨。
2011-2019年中国跨省粮食物流中铁路运输量总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同样根据《中国粮食安全报告白皮书》和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2011-2018年中国跨省粮食物流中水路运输量总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出现过短暂下滑,2018年中国跨省粮食物流中水路运输量总量为1.02亿吨,预计2019年将会达到1.13亿吨。
2011-2019年中国跨省粮食物流中水路运输量总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2019年中国粮食收购有所加快
进入2019年11月份后,各省份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速度加快,截止到11月7日,共计有安徽、四川、河南、湖北、江苏五个省份启动了中晚稻托市政策。随着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预案主产省增加,政策支撑力度逐渐增强,带动普通中晚稻价格保持稳中上涨趋势,使得中晚稻收购进度逐渐加快,逐步缩小跟上年同期收购量差距。不过由于今年春节较去年提前10天左右,原粮的售粮周期缩短,市场后期原粮的供应压力仍较大。需求方面,大米走货速度较慢,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一般都为老客户为主,为保住市场份额,提价相对谨慎。
截至2019年11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4775万吨,同比减少703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945万吨,同比减少117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1173万吨,同比减少55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519万吨,同比减少566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138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
截至2019年11月25日中国秋粮收购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其中小麦价格维持在2000-2530元/吨;稻米维持在2000-3500元/吨;而玉米价格维持在1500-2500元/吨;大豆维持在3200-4430元/吨。
截至2019年11月18日中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从人工分拣到智能仓:数字物流如何支撑万亿电商市场? 07月22日 14:54
破局与新生:物流新能源革命的全球图景与时代使命 05月27日 09:28
低空经济:重构物流装备体系的革命性变量 03月05日 16:14
食品行业智慧化物流转型 09月12日 16:05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