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药品GSP将医药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政策上的持续着力也使得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出现波动。行业标准的出台必然会淘汰一批不规范的企业,但同时规范化也意味着需要更加专业的企业来从事医药冷链配送,这也给一些专业类的企业提供了机遇。
随着国家的相关规定出台,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迈入这个行业,部分物流公司纷纷开始有所动作,包括更新新的温控设备、提高仓库的分检率等。有关专家表示: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是医药物流走向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趋势。第三方物流在未来的医药冷链物流方面能做到更专业、更专注,专业的医药物流第三方企业以后肯定会成为中国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其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第三方物流已然开始了初步的规范化进程,现今中国的医药冷链物流主体仍然是大型的医药企业和他们旗下的物流企业。有资料显示:,目前医药冷链物流设备的主要购买力还是来自于包括国药控股、九州通等大型的医药企业。
作为市场主体的医药企业在标准化起跑线上有着先天的优势,业内人士称:这种第一方物流主导市场的情况在短期内并不会有所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医药冷链物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药品对温度和运输环境专业要求使得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并不敢贸然进入该市场,在流通环节中的监控和风险的承担也使得第一方物流成为目前医药冷链物流行业*佳的选择,这也决定了第一方物流在未来的医药冷链物流规范化中依然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医药冷链物流的特殊性,其规范化进程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使其标准化将会格外艰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因此,要实现医药冷链物流的标准化,相关部门和企业都要有足够的耐心。
跨境电商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07月13日 17:04
新时代家居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06月18日 10:14
2022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回顾04月04日 15:38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年中盘点:物流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争执、跨界、开放、整合、...07月09日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