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给每一粒沙子都进行编码的概念至今已经有近10年时间。然而在国内产业已趋近成熟的今天,RFID“国标”却迟迟没有跟上脚步。记者从第七届中国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国内的RFID标准即将出台。
其实,早在2004年有关RFID“国标”将出台的消息就见诸报端,其后也曾传出“难产”的消息。此次“国标”出台会否又是一次“狼来了”?对此,中国RFID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冀京秋告诉记者,RFID“国标”预计在2、3个月内就将出台,主要是对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以及基础安全体系等一些基础性标准进行统一规范。目前,RFID技术在进入到应用领域后,也可以由行业自己来制定一些应用标准,如危险品物流跟踪、电子门票目前都已有规范的应用标准。
目前,全球已经存在多个RFID国际标准,我国是否还有必要有自己的标准?冀京秋认为,我国RFID技术和产业都已经有了一定水准和规模,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标准。此外,考虑到信息安全的角度,使用别人的标准就等于让别人可“读取”到自己的物品信息,同时还要向别人交费。
当前RFID推广应用中,面临标准、成本、商业模式、安全性等热门问题,成本问题则被认为是RFID推广的“拦路虎”。对此,冀京秋表示,目前国内RFID产业链发展非常快,现在每一个标签已经可以做到0.4元人民币,而中国有每年生产60亿个标签的能力,可以满足未来市场的应用。
跨境电商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07月13日 17:04
新时代家居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06月18日 10:14
2022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回顾04月04日 15:38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年中盘点:物流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争执、跨界、开放、整合、...07月09日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