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物流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物流标准目录手册》正式出版,收录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共计601项。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和主导的物流领域国际标准《ISO 18186:2011货物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正式发布。
二是物流统计工作深化细化。采购经理指数(PMI)在国家宏观经济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物流统计制度日趋完善,分行业、分产品的统计调查分析逐步开展。物流运行景气指数体系试发布制度初步建立。
三是物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升。目前,我国开办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达417所,高职高专约824所,中职中专超过2000所,在校学生总数突破100万人。物流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专业已列入本科专业目录里专业大类,为下一步学科目录调整进入一级学科做了充分的铺垫。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自2003年11月开展以来,已有30多万人参加了认证培训,16万多人取得高级物流师、物流师和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
四是物流科技、管理创新和学术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经科技部批准,从2002年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设立了科学技术奖。10年来,共有267个项目获奖。中国物流学会开展物流优秀论文和研究课题的评审和表彰工作,2011年共征集各类研究成果1200多件。
跨境电商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07月13日 17:04
新时代家居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06月18日 10:14
2022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回顾04月04日 15:38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年中盘点:物流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争执、跨界、开放、整合、...07月09日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