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要求10月20日前建立并正式运行全国交通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据悉,建立这一平台,实现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港航EDI中心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可以为运输和物流企业以及相关利益人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国际运输和物流便利化。
通知明确提出,分四个阶段推进全国交通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一期)建设。第一阶段,在9月20日前完成平台硬件设施的配备及应用系统的开发。第二阶段,在9月底前,选取沿海集装箱干线港及连云港港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并组织开展试点单位的动员、培训及数据传输测试工作。第三阶段,在10月20日前,建立并正式运行全国交通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第一批试点单位正式开始传输数据,与全国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联接,建成国际集装箱船舶动态信息数据库,并对外提供国际集装箱船舶在集装箱干线港和连云港港的动态信息查询服务。第四阶段,2012年4月底前,实现所有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港航EDI中心与全国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联接,对外提供国际集装箱船舶在中国港口的动态信息查询服务。
平台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个门户网站、国际集装箱船舶动态信息服务系统、国际集装箱船舶动态信息数据库。信息内容涵盖分区域、分港口的集装箱船舶在港时间以及在港作业情况。平台建成后,可以实现国际集装箱船动态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关信息统计、决策分析等服务;为相关企业、货主提供船舶抵港预确报及靠泊计划信息、在港船舶作业动态信息和船舶历史信息查询服务。
跨境电商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07月13日 17:04
新时代家居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06月18日 10:14
2022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回顾04月04日 15:38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年中盘点:物流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争执、跨界、开放、整合、...07月09日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