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取消了和中通的合作,转而和极兔、韵达合作。”一位中小电商的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据他介绍,做出此次调整,主要是因为极兔、韵达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合作方式也更适合其发展节奏。
快递价格战再抬头,背后存在多重因素。一方面,随着快递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快递价格自然下滑;另一方面,今年疫情造成消费力降低,电商快递业务量整体萎靡,快递企业抢地盘更加激烈。
01“斤斤计较”的商家
上海一家食品电商负责人单先生的公司位于上海,今年疫情期间“吃了不少苦”,直到目前业务量也只恢复到往年同期50%-60%的水平,这让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开源节流。
过去四五年间,单先生一直与某头部快递公司合作,但最近一两年来,该快递公司频频涨价,令单先生感到“高攀不起”。
单先生告诉界面新闻,去年快递费涨价,按照每天3万单来计算,每个订单涨0.5元,单先生一天的快递费用就要多支出1.5万元,一个月就要增加45万,一年增加500多万。
但换了新快递,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单先生表示,为了弥补极兔在一些区域网点覆盖率不足的情况,他会用韵达来“补缺”,提高物流时效。
“我们内部会管控物流事项,比如在签收率方面,极兔某天的签收率是90%,我们就会把10%未签收的地区的快递调成韵达,如果韵达没有签收,我们再调成极兔。”
除了价格高,大型快递公司服务不够细致,也让单先生略有不满。他解释,即便快递公司的整体时效很强,但如果在揽货等流程配合中出现问题,也会拉低时效。
使用原先的头部快递公司,可以免去这些麻烦,但在快递成本这一现实问题面前,单先生不得不妥协。
而和体量稍小的快递公司谈合作,客户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包括每天早上几点来公司收货、几点发货等等,可以“谈得很细”。
02快递公司争抢存量市场
快递行业火药味渐浓的另一个原因,是电商件市场整体缩水。
“快递行业上游电商的发货量明显下降,我们走访的一些电商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40%,甚至有的下降幅度高达50%,即便是618大促也表现不佳。”双壹咨询公司总经理龚福照告诉界面新闻。
他分析,由于疫情在家办公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服饰、化妆品等各类物品的需求不明显,加上当下经济形势复杂,消费需求整体萎缩,进而导致快递行业增幅受限。
而从快递企业的角度来看,几大头部公司的日单量排位赛日益激烈,眼下正是抢占市场的关键时刻。
根据各公司上半年提供的数据,今年6月份,申通日订单量达到了4000万票,韵达5400万票,圆通5200万票,顺丰3400万票。而行业内流传的信息显示,合并百世之后极兔的日均订单量已经达到了4000万票,中通则有7700万票。
据此推算,顺丰、中通、申通、韵达、圆通、极兔这6家公司几乎拿下了全国将近9成的份额。
目前看来,申通似乎比较被动。不过,申通近日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2022年,公司将继续加强在转运中心建设、自动化设备及干线车辆方面的投入,助力公司年底实现常态吞吐产能突破5000万件/日。
一方面是“蛋糕”缩水,一方面是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战似乎是无可避免的选择。
位于北京的一位申通网点老板对界面新闻证实,近期北京的快递市场的确出现了降价的情况。
不过,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这几个月处于“618”和“双十一”之间,属于行业淡季,网点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政策。等到了双十一、双十二,价格会再涨个几毛。
这位老板分析,物流行业成本中*贵的就是人工费和油费,订单量保持在一定水平,网点才能实现较好的人均效能表现,如果订单量跌下平衡线,人均效能就会明显下降。因此,在订单量不足的时候,网点就会选择降价。
跨境电商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07月13日 17:04
新时代家居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06月18日 10:14
2022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回顾04月04日 15:38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年中盘点:物流行业10大影响力事件,争执、跨界、开放、整合、...07月09日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