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启万亿市场,智慧物流提速

来源:现代物流报 | 2021-06-29 15:56

  “十四五”开局之年将过半,智慧物流抓住巨大机遇,在海、陆、空等应用场景渗透并加速生长,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赋能。

  六月下旬,武汉阳逻码头集装箱铁水联运工程二期工地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工人们在为8月1日开港进行最后的“会战”倒计时。在这里,由中远海运打造的长江经济带首个铁水联运自动化码头即将落成。由于集合了自动化智能调度、智能闸口和智能理货等系统,建成后能大幅降低陆路与水路连通“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吸引更多物流向武汉聚集。

  在中储智运南京总部演示中心,硕大的电子屏幕上,正显示在途货车实时更新的数据与轨迹。凭借车货智能配对技术及大数据算法应用,中储智运使会员司机空载率降低20%,为企业降低了至少10%的物流成本。

  在武汉长江航道测量中心,依托北斗定位所做的“水上高德”——电子航道图,通过对船舶和航道的精准分析,可普遍为干支流多利用水深0.3至1 米,这意味着,对于2000吨级的船来说则可多载货100余吨,大大提升经济效益。

  以上三个令人兴奋的场景,是记者在由人民政协报和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共同组织,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流动中国•新时代物流强音庆祝建党百年”活动中所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智慧物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在海、陆、空,乃至每个可以想象的空间,逐渐绘成一幅壮丽的智慧云图,为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推波赋能。

  “十四五”期间,智慧物流肩负重任,机遇无限,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顶层设计打开万亿智慧物流空间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在“十四五”期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智慧物流尤甚。“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在“流动中国”公益宣传活动之“‘十四五’时期智慧物流的发展机遇”座谈会上透露,智慧物流是国家目前重点推进的八项物流工作之一。

图为中物联副会长贺登才(左六)出席座谈会


  “十四五”规划对物流及供应链创新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而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行业短板,加快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服务、模式等创新力度,智慧物流大有可为。

  我国经济生产方式正从传统粗放的劳动密集型向高质量、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转变。“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制造和“高质量”物流成为必然。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指出,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智慧物流是必由之路。

  在中储智运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云飞看来,高质量的制造是一种有序的、数字化及智能的、高端的制造,那么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半成品的分销贸易再到送达末端用户整个过程就需要更高质量的物流。国家倡导的“两业融合”,将重塑新时代的智能供应链。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19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元,同比增长23.1%,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对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运输方式变革助力智慧物流腾飞

  国家倡导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发展多式联运、网络货运新业态,以及建设交通强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为智慧物流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指出,我们要发展中国的自主式交通系统体系。与以前让货物去配合交通方式不同,自主式是先有需要移动的目标货物,让交通方式来适配物流,这已列入“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当中。目前,有十余家单位在做理论构架。“不管什么交通方式,综合起来要*安全*快捷*有效,你可以给我(需求方)来配怎么走,配完后我把这个需求打出去,这个单子就给你了。”苏权科指出,这样的运输方式,需要公路、铁路乃至水运、空运段各自的数字化,且彼此间的数据标准还要统一。

  “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多式联运,提出要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由相对独立发展转向一体化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彦林指出,多式联运是未来的趋势和发力点,国家将继续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在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速只有3%到4%时,每年铁水联运的净增量可达到20%。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城市交通与物流所总工程师魏永存分析,多式联运对物流业降本增效具有显著的支撑作用。据测算,我国多式联运占全社会的货运量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全社会物流成本1000亿。

  以“智慧”构建物流良性生态

  作为互联网与物流深度融合、改变传统物流单线模式的新业态,网络货运平台已成为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抓手。长远看来,网络货运的使命除了降本增效,更应在促进构建物流良性生态上发挥效力。

  中储智运创始人、总工程师李敬泉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仅整合供需双方不是目的,平台应从供应链及产业融合的角度,为货主、司机等各方创造价值;同时,平台也扩展应用场景,让开发的大数据有更多用武之地,从中获得更大的商机。比如,与上游客户进行股权合作、与平台之间优势互补进行整合、为司机群体开发适合他们的兴趣圈及商城……

  刘云飞介绍,中储智运货运平台凝聚了超240万货车司机的运力池,服务了超2万家雇主客户。在网络货运平台基础上构建了智能供应链平台,将核心的物流数据与制造业客户系统打通,同时引入金融、保险机构提供系列服务。此外,智信数字系统平台提供了一个海量物流商流数据的数字平台,客户既能完成自身业务需求,也能将平台作为信用凭证,解决诸如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平台已打通公路、铁路、水陆等一系列的业务,同时跟交通运输部的一些政府公共类平台及铁科院数据机构合作,也与海关共享数据。

  破冰“互联共享”痛点

  打破属地、机构进行信息互联共享,是多式联运在信息平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难题,也是智慧物流发展到当前阶段,需要破解的痛点。

  魏永存直言,全国层面的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还有滞后,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有政府层面也有企业层面的,有标准层面也有机制层面,困难非常多。”他透露,交通部正在推进几个工作,包括如何建立互联共享机制、共享目录,如何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以及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去开发综合业务系统。

  据了解,除了数字政务系统,基于北斗定位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也开始用于长江流域,真正服务市场用户。长江通信管理局与禹江科技合作打造的一江通智慧物流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内嵌在北斗+AIS的传载设备中,货主企业可通过手机终端实时了解物流的准确信息及到港时间。

  七月即将到来,“十四五”开局之年将半。展望未来,智慧物流任重道远,前景广阔。据苏权科透露,他们正在做桥梁隧道人工岛的智能化运维技术开发,将港珠澳大桥建成数字化大桥,把所有的维护、运行和应急救援的业务集成搭载到智联平台上,达到与真实大桥数字孪生。预计明年11月初步完成。我们相信,数字化大桥也将为智慧物流提供更广阔的用武空间。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56视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