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07年底,我国载货汽车增长相对缓慢。全国载货汽车保有量为10465404辆,与2006年相比,增加722181辆,增长7.41%。其中,重型载货汽车1827596辆,占载货汽车总量的17.46%;中型载货汽车2420461辆,占23.13%;轻型载货汽车5863787辆,占56.03%;超轻(或微)型载货汽车353560辆,占3.38%。
2007年,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与政府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配合,以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以全面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为载体,深化“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加强源头治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减少了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和人员伤亡。
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数减少7,806人,下降8.7%;受伤人数减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3.0亿元,下降19.5%。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2起,下降31.6%;死亡人数减少169人,下降30.2%。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5.1,同比减少1.1。
从公安部数据中,我们看不到在所有道路交通事故中,货运交通事故究竟占多少比例。但是我们通过货运保险数据,能从侧面反应我国目前货运市场的安全状况。2007年,外资保险公司普遍在财险市场中的货运保险领域取得较大成功,保费收入预计将有望超过18亿元人民币。货运险已成为了财产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保险则成为其中的主力。通过对我国各保险公司的理赔额度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货运市场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附件1是2005年我国各主要保险公司的财险分类理赔额,其中包括货运险。(详见附件1)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对货物的固定不规范的现象很常见。目前,运输中使用的货物固定装置仍然较为原始,多采用麻绳、尼龙绳等进行简单的捆绑固定,而未采用高效、安全 、便利的货物固定装置。在对货物进行固定时,车上有什么固定装置就使用什么,不分货物的种类、类型以及应该采用的固定装置 。至于如何固定、 使用固定装置的数量以及拴紧力的大小往往根据经验来确定。货物的固定方式单一,普遍采用拴紧固定的方式。其实货物的固定方式有许多种,较为常用的有拉牵加固、挡木或钢挡加固、围挡加固、掩挡加固、腰箍下压式加固、整体捆绑等。为了保证货物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组合式固定,例如拉牵加固与阻挡加固相结合,可有效增加货物的安全性。
相对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而言,我国货运行业的从业人员知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公路货物运输装载与固定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从事道路货物运输人员的平均知识水平较低,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所占比例较小,法律与物理知识匮乏 ,受经验主义的影响较为严重,在进行货物固定时常抱有侥幸心理,对货物随便固定。在行驶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强,认为已固定的货物不会松动,因此忽略了对货物固定程度的检查,以至于留下安全隐患。
公路货物运输装载与固定安全不仅与从业人员对货物的正确装载以及固定有关,而且还与公路运输车辆上固定货物用的安全装置有直接关系。对于营运货运车辆而言,许多车辆都自带一系列的挂钩类绳索固定器。但目前未见到明确的规格尺寸、材料、强度、安装位置与数量等提出系统要求与规定,这样即使对货物进行了正确的装载并且使用了固定装置等也能够留下安全隐患。因此,保证货物装载与固定安全要做到将货物、从业人员以及车辆等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行政管理和行业标准两方面入手,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