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
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和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和铁路提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开始得到发挥;运输管理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取得进展,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投资渠道与投资方式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公路、内河水运等运输方式运价基本与市场接轨,运输市场正在逐渐全面放开,市场对运输资源的配置作用日趋显现,用户可以通过运输市场选择经济、合理和服务质量高的运输方式及运输企业。
1公路运输业发展现状
公路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承担了90%以上的客运量和70%以上的货运量。“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公路快速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的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五年新增公路里程3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6.5万公里,新增2.4万公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数万亿元的巨额投资。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公路里程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2.67万公里。其中,国道13.71万公里,省道25.52万公里,县道51.44万公里,乡道99.84万公里,专用公路5.71万公里,村道162.15万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37万公里、1.56万公里、0.79万公里、1.08万公里、减少0.09万公里和增加8.95万公里。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3.8%、7.1%、14.4%、27.9%、1.6%和45.2%,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提高0.2%,下降0.3%、0.7%、0.1%和提高0.9%。
2007年底,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显著提高。全国等级公路里程253.5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2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0.7%,比上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38.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71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0.6%,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按公路技术等级分组,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5.39万公里,一级公路5.01万公里,二级公路27.64万公里,三级公路36.39万公里,四级公路179.10万公里,等外公路104.83万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86万公里、0.48万公里、1.37万公里、0.92万公里、21.62万公里和减少12.58万公里。
2007年,公路密度继续提高,通达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国公路密度为37.33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末提高1.3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8.96%,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8.24%,分别比上年末提高0.69%和1.84%。
农村公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新成果。2007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到313.4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83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省(区)达到17个,分别是:河南(21.48万公里)、山东(18.59万公里)、云南(17.78万公里)、湖北(16.57万公里)、四川(16.55万公里)、广东(16.10万公里)、湖南(15.99万公里)、安徽(13.57万公里)、河北(12.69万公里)、黑龙江(12.47万公里)、江苏(12.14万公里)、江西(11.78万公里)、内蒙古(11.69万公里)、贵州(11.16万公里)、新疆(11.10万公里)、陕西(10.82万公里)和山西(10.55万公里)。2007年,全国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是历史上建成里程最多的一年。河南、云南、山东、湖北、河北和内蒙古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超过500公里。截至2007年年底,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的省为11个,分别是:河南(4556公里)、山东(4033公里)、江苏(3558公里)、广东(3518公里)、河北(2853公里)、浙江(2651公里)、云南(2507公里)、湖北(2365公里)、安徽(2206公里)、陕西(2063公里)和江西(2006公里)。
2007年底,各地区公路里程持续增长,公路技术状况进一步完善。东部地区公路里程102.13万公里,中部地区公路里程122.30万公里,西部地区公路里程133.94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2.78万公里、2.05万公里和7.84万公里。东部地区高速公路22525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17.01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2246公里和1.12万公里;中部地区高速公路16377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11.68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3038公里和0.64万公里;西部地区高速公路15011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9.35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3294公里和0.95万公里。
公路运输装备发展状况
公路运输车辆继续较快增长。2007年年底,全国公路营运汽车达849.22万辆,比上年末增加46.65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64.73万辆、2428.81万客位,分别比上年增加2.81万辆、116.40万客位,其中大型客车23.19万辆、983.54万客位;载货汽车684.49万辆、3135.69万吨位,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3.84万辆、313.00万吨位,其中普通载货汽车648.01万辆、2643.74万吨位,专用载货汽车36.49万辆、491.94万吨位。
公路运输量发展状况
2007年,全社会完成公路货运量163.94亿吨、货物周转量11,354.69亿吨公里,如图2-3,2-4所示。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6.4%,增速分别加快2.5%和4.2%百分点。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2.0%和53.2%,分别比上年提高0.1个和0.4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2.3%和11.4%,分别比上年提高0.3个和0.4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公路客运平均运距为56.1公里,比上年提高1.6公里;货运平均运距为69.3公里,比上年提高2.8公里。

图2-3 公路货运量走势图

图2-4 公路货运周转量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公路建设投资发展状况
2007年,公路建设投资额平稳增长。全社会完成公路投资6489.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8.86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回落9.4个百分点,其中到位资金5744.92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8.5%,比上年提高0.5%。
农村公路投资持续加快增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835.59亿元,比上年增加238.95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公路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54.57亿元,比上年增加138.79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路网改造完成投资1399.75亿元,比上年减少118.88亿元,同比下降7.8%,增速回落9个百分点。
全年公路建设投资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有8个,分别是浙江(434.67亿元)、广东(377.33亿元)、河南(346.80亿元)、云南(338.60亿元)、江苏(325.66亿元)、湖北(313.84亿元)、福建(303.82亿元)和重庆(301.52亿元)。
全年新建公路14.84万公里,其中新建农村公路13.68万公里;改建公路31.58万公里,其中改建农村公路29.97万公里。
2 铁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2007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8万公里,比上年增加近千公里,里程长度位居世界第三。路网密度81.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0.9公里/万平方公里。全国铁路总延展里程达到15.7万公里,比上年增加0.2万公里。
路网结构得到优化。全国铁路复线里程2.71万公里,复线率34.7%;电气化里程2.55万公里,电化率32.7%。营业里程超过两千公里的省、自治区有: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
路网质量进一步提升。经过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改造,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4万公里;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6万公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227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019公里。轨重60公斤及以上正线里程占正线总里程的77.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装备发展状况
2007年底,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到1.83万台,其中内燃机车占67.0%,电力机车占32.4%,主要干线全部实现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其中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550台。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达到56.85万辆。
铁路运输量发展状况
2007年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2-5),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6)。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图2-5 2001年—2007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

图2-6? 2001年—2007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路建设投资发展状况
2007年,大规模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2520.7亿元,比上年多432.3亿元,增长20.7%。
基本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772.1亿元,比上年多229.6亿元,增长14.9%。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路网建设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744.8亿元,其中,复线及扩能完成投资236.4亿元、电气化铁路完成投资59.6亿元、枢纽及客站完成投资148.6亿元、新建铁路完成投资1300.2亿元,分别占13.6%、3.4%、8.5%和74.5%。地方铁路完成投资14.4亿元。其他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小型项目完成投资7.9亿元。全国铁路完成新线铺轨985.5公里,复线铺轨1133.7公里;新线投产677.5公里,复线投产479.8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937.6公里。
更新改造。国家铁路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95.3亿元。在运输设备更新改造中,铁道部管理项目完成投资49.4亿元,比上年增长47.4%。其中跨局重要干线及路网性编组站完成投资30.3亿元,重点用于客站改造、动车运用所和增建第二线工程;全路指导性行车安全措施完成投资10.9亿元;铁道部指定补助项目完成投资7.9亿元;直属单位完成投资0.3亿元。各铁路局继续严格控制非生产性项目投资,局管项目中生产性项目完成投资113.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97.1%,与上年持平。
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553.3亿元。购置机车405台,客车622辆,货车29854辆,动车组90组。
3 港口(国际海运及水运)运输业发展状况
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1.内河航道
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继续增加,等级航道所占比重提高。2007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49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7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197公里,占总里程的49.6%,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上航道8822公里,占总里程的7.1%,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五级及以上航道24351公里,占总里程的19.7%,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1407公里,二级航道2538公里,三级航道4877公里,四级航道6943公里,五级航道8586公里,六级航道18401公里,七级航道18445公里。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超过1万公里的省份有4个,分别是江苏(24336公里)、广东(11844公里)、湖南(11495公里)和四川(10720公里)。
2007年底,全国内河航道共有4143处枢纽,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枢纽2339处。通航建筑物中,有船闸835座、升船机42座。
2.港口码头泊位
港口码头泊位持续增加。2007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5947个,比上年净增494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337个,比上年净增134个。
全国沿海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470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078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90个和100个;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246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304个和34个。内河港口万吨级泊位分布在长江干流和珠江水系,分别为255个和4个。
港口码头泊位大型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1万至3万吨级(不含3万吨级)泊位522个,3万至5万吨级(不含5万吨级)泊位183个,5万至10万吨级(不含10万吨级)泊位263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110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6个、17个、44个和23个。全国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1万至3万吨级(不含3万吨级)泊位124个,3万至5万吨级(不含5万吨级)泊位81个,5万至10万吨级(不含10万吨级)52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0个、12个和12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通用散货泊位190个,通用件杂货泊位309个,专业化泊位754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9个、20个和75个。专业化泊位中,原油泊位63个,成品油及液化气泊位110个,粮食泊位31个,煤炭泊位151个,集装箱泊位253个,比上年末分别增加6个、6个,减少1个,增加12个和29个。
水路运输装备发展状况
水上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底,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9.18万艘,比上年末减少0.26万艘;净载重量11881.46万吨,比上年末增加855.75万吨;平均净载重量619.56吨,比上年末增加52.28吨;集装箱箱位125.96万TEU,比上年末增加33.17万TEU;船舶功率3936.6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加29.84万千瓦。水上运输船舶中,集装箱船2129艘,集装箱箱位92.27万TEU,分别比上年增加115艘和7.41万TEU。
2007年年底,全国拥有内河运输船舶18.02万艘,比上年末减少0.27万艘;净载重量5266.25万吨,比上年末增加323.93万吨;集装箱箱位6.87万TEU,比上年末增加0.52万TEU;船舶功率1803.20万千瓦,比上年末减少85.62万千瓦。全国沿海运输船舶9322艘,比上年末增加109艘;净载重量2450.58万吨,比上年末增加197.08万吨;集装箱箱位12.11万TEU,比上年末增加1.94万TEU;船舶功率893.4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加36.17万千瓦。全国远洋运输船舶2284艘,比上年末增加6艘;净载重量4164.64万吨,比上年末增加334.74万吨;载客量1.73万客位,比上年末增加0.04万客位;集装箱箱位106.98万TEU,比上年末增加30.72万TEU;船舶功率1239.9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加79.28万千瓦。
水路运输量发展状况
水路货运继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28.12亿吨、货物周转量64284.8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3.1%和15.9%,增速分别回落0.1个和加快4.2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2.1%和62.7%,分别比上年回落0.1个和提高0.3个百分点。水运、远洋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近年来增长情况分别如图2-7、图2-8所示。
在全社会水路货运中,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12.99亿吨、货物周转量3553.12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和17.4%;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9.24亿吨、货物周转量12045.83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21.9%;远洋运输完成货运量5.89亿吨、货物周转量48685.89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3%和14.3%。同时,货物平均运距显著提高。2007年,货运平均运距2286.1公里,比上年提高55.1公里。
港口货物吞吐量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4.10亿吨,比上年增长15.1%,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0.42亿吨,增长14.5%;内河港口完成23.68亿吨,增长16.1%。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继续小幅回落。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8.49亿吨,比上年增长14.6%,增速回落3.5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6.91亿吨,增长14.6%;内河港口完成1.58亿吨,增长14.1%。
综合性大型枢纽港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由上年的12个上升到14个。集装箱吞吐量持续高位增长。200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亿TEU,达1.14亿TEU,比上年增长22.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05亿TEU,增长22.0%,内河港口完成974万TEU,增长24.6%。

图2-7? 水运、远洋货运量走势图

图2-8? 水运、远洋货物周转量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水路建设投资发展状况
水运建设投资增速回落。2007年,全国沿海及内河建设完成投资886.48亿元,比上年增加17.29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沿海建设完成投资720.11亿元,比上年增加12.14亿元,同比增长1.7%;内河建设完成投资166.37亿元,比上年增加5.15亿元,同比增长3.2%。
沿海港口新建及改(扩)建码头泊位211个,新增吞吐能力32429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4个,新增吞吐能力30790万吨。内河港口新建及改(扩)建码头泊位160个,新增吞吐能力7560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新增吞吐能力2101万吨。全年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594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