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物流行业协会协办,腾俊国际陆港承办的第七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暨2014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昆明西山万达广场文华酒店举行。
上午9时,大会召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宇航首先发言,刘宇航认为对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处于低速发展的现状,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是一种社会的挑战,更是时代的挑战。对金融的机遇,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走向现代物流的高效化、低成本、绿色可持续的方向,通过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以往粗放式经营方式的现代物流方式已经不能支撑要求的经营化。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树发致辞,陈树发表示,昆明是云南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西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南欧和非洲大市场的前沿通道,昆明市区位优势明显,作为“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经济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交汇点,在国家“一路一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桥头堡的战略机遇下,昆明已成为最有投资、面向东南亚南亚拓展市场的理想起点,更是商贸流通发展的理想终点。
近年来昆明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把仓储、运输、货代、信息等产品物流作为全市地方产品发展的增长点,进行重点布局,目前体系不完善、流通成本高、转速升级慢等问题,以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求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我市已重新规划建设商务物流中心,全力推动全市10个泛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提高全市商贸物流产业的服务效果,壮大商贸物流产业,提升城市品味、品质。
第七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以“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物流模式变革”为主题,重点研讨当下物流科技和物流管理、智能物流的另一作用,展示最新物流技术和应用,旨为昆明市物流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一次较好的机会。陈树发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能把昆明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并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各位为物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提高昆明市物流的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进一步争取把昆明乃至全国物流做强做大做优的信心,真正把昆明打造成为面向西南的门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信主任蔡进在会议上发言,中国的经济有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的发展环境下,不仅仅是要使我们的经济稳定在合理时速的发展期间,不仅仅是经济结构要实现比较优化,向高端化发展的这么一个新增长经济发展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这是转型升级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一定要从速度转变为效益,转变为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间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要使经济运行高效、经济运行是在低成本环境下进行运行。
在当前状况下,物流渗透到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采购、仓储、销售等现代物流环节,都需要诸多技术去支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也要解决物流成本。发展现代物流业去提高中国经济运行的效率,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又成为重中之重。发展现代物流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物流发展从当前来讲,它的背景、使命和发展的根本任务目标越来越明显,使命也越来越重要。
蔡进表示,发展现代物流一个方面是管理,一个方面是科学。这两个方面双赢驱动来推动现代物流的各种新发展或者推动现代物流经营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双赢推动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阶段,一个是管理,一个是科技。
蔡进觉得要推动科技物流的创新,一定要把握好这几个方面:一个是要把握好科技的本质是创新。3D打印机带来的制造革命,包括工业管理所带来管理方面的革命,它的背后都是用一种技术去支撑它的创新。比如说能源革命中的电源创新,3D打印机就更加直观,3D技术的产生对整个生产制造而起到一种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变化。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标志,物流科技的发展也应该立足于创新,着眼于创新。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要把握好发展物流科技或者是科技物流创新的根本。一个方面从宏观方面来讲,要通过物流科技的创新来推动高校物流体系的建设,通过物流体系的建设来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的高效低成本,这是在宏观层面要实现基础的任务目标。那从行业层面来讲我觉得要通过推动物流科技的创新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业或者行业发展、产业发展的一种最优化的沃土,所以说要作为科技创新来实现产业的融合,实现流程的优化。
第三方面,从微观层面来讲,要通过物流科技的创新来实现整个管理水平的提升。国内管理水平跟国外差距还是很大,应该相差30年左右,只是国外80年代初期的水平,但现在比较成熟的物流管理方式,特别是供应链的管理,人家的供应链都是升级了好几版,通过物流科技创新来推动整个物流管理水平的快速升级,实现跨越式的升级,这需要物流科技的推动。
第四方面,从物流行业或者物流企业来看,通过物流科技来实现物流行业合作和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物流科技的驱动来实现使得物流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最基本的功能,固化到变化模式当中,通过物流科技创新的驱动使得商业模式能够固化到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新发展水平,而不是彼此的竞争。物流科技的推动、物流科技的创新,对物流行业、物流产业转型是至关重要,是一种质的革命。通过物流科技来催发物流企业的自我革命。物流发展提高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无论是基于目标是什么,要有整合力,业务模式要有一次变革,商业模式一定要有一次变革。
第五方面,物流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现代物流在中国或者整个全球现代物流发展,在全球物流发展的过程中有两大趋势:一个是移动,一个是柔性。整个物流科技的创新驱动也要围绕这两个趋势去创新、发展、提升。更重要的是物流移动性,物流的柔性技术,柔性技术因为是有形的装备,云南某地一个包装地的计算机都是用泡沫抛光的,一次用完以后就扔了,很浪费,但柔性包装是气囊式的,是各种各样的形态,根据商品物流商品形态,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变化,使得它这种包装的技术有多次反复的使用。这种柔性的包装对降低成本的物流非常有作用。同样对生存更加重要,当然像信息技术、标准技术,物流发展技术等等,同样都是要创新,但要引领物流发展的前沿一个是移动,一个是柔性化。
第六方面,要形成科技创新的风气和社会氛围。通过这样做使得人才脱颖而出,营造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要崇尚科技创新的人才,物流行业也应该成为崇尚科技创新的行业,企业更要成为一个崇尚科技创新的企业,甚至科技就是一种信仰之一。在崇尚科技的氛围之下使得科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这样自由科技的创新就有了基础或者后盾,也就有了坚实发展的一种生命力,生机蓬勃的生命力,这也是物流人去实现的,推动整个现代物流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一个高效、有序、低成本、可持续的这么一个社会经济运行发展模式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流科技的创新推动物流模式的升级,物流模式的升级也是整个生产方式升级的关键所在。
云南滕俊国际陆港董事长汤恒在大会上表示,随着“一带一路”桥头堡战略不断的深入,我国物流行业面临一个更大的历史发展期,这个历史发展机遇需要全行业去面对。云南省地处泛亚物流的核心位置,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9+2”经贸合作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具备发展成为东欧、亚欧、物流重要枢纽的区位条件,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的行业都面临着所谓“新常态”的环境,面临的就是需要更高的效益,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规模,更好的服务,在这样环境的需求下物流无处不在,物流无处不在代表对各个行业的配比,特别是融合,它不转变就带来各种行业的转变升级,以“一带一路”桥头堡战略的带领下,实现物流、商贸一体化,所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是大物流配套大服务,支撑大商贸,来形成产业集群,达到产业升级的目标和目的。
腾俊国际陆港秉承物流科技推动、物流服务创新推动商贸升级的理念,扎根在滇中经济圈。作为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确认的重要口岸,在云南有三个口岸,河口、瑞丽、磨憨,分别对应越南、老挝、泰国,即泛亚的东线、中线三环,中间衔接就在昆明。同时云南滕俊国际陆港本身也是交通物流的重要价值,其定位为最高效和最大规模贸易形成以供应链为智能化的集成,腾俊国际陆港不停的实现对物流科技应用、管理的创新,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实践物流的集成,贸易的集成、信息的集成、信息的共享,资金流的方便、高效,把食品贸易电子商和国内贸易整合,依托仓储、配送、电商等等一站式的服务,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贸易链条,通过这样集成的形式,最后达成代表中国以东南亚进出口效益最高的陆路口岸,客观位置形成这样的趋势。
汤恒结合腾俊国际陆港的实际情况,在本次大会提出“物流驱动商贸升级”的发展模式。腾俊国际陆港项目位于昆明环湖南路青山工业园区内。规划用地3669亩,依托联通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泛亚大通道优势,预计总投资90.6亿元,以“一核、两路、三圈”为基础打造“大物流、大服务、大商贸”三位一体的产业高地。
腾俊国际陆港定位为云南省最高效的物流与最大规模的贸易形成的、以供应链一体化、智能化为导向的陆港商贸综合体。腾俊国际陆港集成了物流、商贸、电商和供应链,通过实体贸易与电子商务、国内与国际贸易的高度融合,依托公铁联运、仓储加工、海关商检、电商平台等一站式物流服务,形成完整的贸易产业链,推广低成本供应及采购;利用先进科技、一体化运营、各项优惠政策及资金与信息的安全保障,对区域商贸繁荣、物流产业发展形成最长效的相互支撑机制,最终实现商贸物流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将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进出口物资集散效率最高的陆地物流枢纽口岸,带动区域经济高度繁荣。
据腾讯房产了解到,次日由与会代表和昆明主流媒体组成的参观团还将到腾俊国际陆港项目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目前腾俊国际陆港项目正在进行火热销售、招商中,详询电话0871-67889888
随后,第七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暨2014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举行颁奖活动。从3月份开始到8月份以内,经过审查,邀请30位各个领域内的专家进行整合,经过两次集中会评,形成今年的获奖项目,一共是147项,全部为进步奖,一等奖28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70项,有一个项目不参与。其中,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物流系统有限公司、云南腾俊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获得一等奖。云南泛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昆明昆船物流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获得二等奖。昆明欧迈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等获得三等奖。大会还评选出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人物,申报人员一共有49位,经过专家团队讨论评比选出10位创新人物:虞钢、谭小平、赵汝熊、周福庚、许家贵、龙少良、杨建国、张勇、梁上愚、白红星。
2012年,国务院批准《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腾俊国际陆港项目得到各级政府财税、金融、通关、投资、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将加快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合口岸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
昆明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位置,腾俊国际陆港项目有效的连通了印、缅、泰、老、越、柬、新、马等国知名和联合国国际陆港项目。腾俊国际陆港位于昆明市环湖南路中谊村火车站旁,地处昆明市核心经济圈,与周边主要城区交通衔接紧密,紧连西绕城高速、安晋高速公路、高海高速、环湖大道和昆明环湖轻轨,公铁交通四通八达。
基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与腾俊国际陆港的实体结合,形成线上与线下的双向互联,为电商运营提供服务保障。腾俊国际陆港整合上万家供应商,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腾俊“物流信息平台”与“园区电子订单平台”,可提供线上与线下相互顺畅转换的全新型O2O服务。
随后大会进入主题发言,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张晓东主持,张晓东致辞时表示国家从90年代中期提出科教兴国,这次创新驱动战略应该说是推进强国。究竟如何在研究、科技进步方面物流行业进展、物流行业的趋势怎么发展,不仅要把科技做好,还要把物流业做好。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在主题发言中谈到,物流实际上主要是两个轮子的发展、驱动,物流业的发展一个是管理,一个是科技。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今后科技可能会越来越重要。
第一,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方向发展,这种实质性的转型,在我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个发展的趋势,尽管经常讲供应链管理,但真正的一个物流企业它向供应链方向实质性的转型是需要时间的,但最近这一段时间很多企业都在高度关注向供应链实质的转型,具体体现就是我们把物流、信息、金融、商务一体化的服务,这种理念不断加强。
第二,今后的物流管理,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供应链金融服务在物流业当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物流企业要高度重视供应链金融,比如说物流企业的财务公司、小贷公司等等,如果要走向国际化,把它做大做强,这方面的呼吁能力要加强。
第三,要特别关注跨境电商。
第四,区域性高标准的贸易协定的关注,现在有很多区域性的贸易谈判。上海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是为了面向高标准的区域性贸易协定,这种区域性的贸易协作,在区域性的贸易框架下进行协同,应该引起物流业的高度关注。
第五,单一物流业务或者地区性的物流公司,同质性的竞争也越来越剧烈。单一物流业务和地区地区性的物流公司,今后的发展空间会受到或者上行的空间压力比较大,对单一业务或者全是区域性的业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转型的发展。
第六,供应链管理实际上它是商务、金融、贸易、物流为一体,其风险会越来越大,风险控制应该成为企业高度关注的内容。
第七,随着物流业深入的发展,物流业的科技发展或者说物流业的科技战略安排应该成为企业的重要考虑。
第八,物流的人力资源储备将是今后物流业发展很重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全球物流发展曲线可以看出在技术发展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可以看到期望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技术又在不断进步,然后逐步进入稳定的应用领域。物流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这样的规律。今后与物流紧密相关的前沿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车联网、移动互联网、话音识别、移动机器人等等,这是今后物流科技的范围。
云计算对于整个物流资源的成本、云平台、规模发展,以及云端综合的接触,与虚拟化的共享和传播,给物流信息化、物流管理、大数据等等带来了很强大的管理技术支持,在今后物流发展当中,物流科技、商业模式都会受到云计算的影响。
公共服务平台Logistics,主要是云的平台,大数据。云为数据、资产提供了储存、访问和计算,大数据的云计算结合将会促进物流业信息业的信息资源整合,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运作模式的创新。一个是数据量大,一个是数据类型比较多,而且数据越大,价值就有所降低。处理的速度应该怎么区别,这就对不同数据带来的影响,然后再通过应用、驱动,最终保持商业模式的变化。基于大数据智能车辆的调动,空车资源的时空演化等等,这一系列都是应用了云和大数据。
区域性的公司都做的是物联网,今后物联网的应用,除非是搞物联网专业技术的公司,一般高校和一般的企业,应该学会采购,怎么样把世界上最好的技术能够采购到集成好。支持国家的产业发展,北斗、卫星体系的应用,应该予以支持。如果做全球的领域,那不仅仅是是一个网线,仅仅是GPS系统,有时候会而受约的,而且不同区域是有不同的覆盖。就世界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网络的衔接和对接,网络数据的交流或者说沟通,今天在广州,明天可能在上海,后天可能在其他的城市,在东京或者再过几年就到伦敦,跨区域的时候怎么样来适应当地区域的数据可视,这些进行数据的交流应该是重点的研究。
此外,黄有方还认为,自动运输技术,这也是今后涉及到人工智能、自动定位、语音识别、绿色物流都将是物流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