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物流进入百家争鸣时代

2011-08-11 16:19

  从中邮物流进入农资领域,再到各地农资物流园区纷纷涌现,又有专业的农资物流企业出现,农资行业在面对配送面广、季节性强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积极创新,用行业的智慧探索出一个又一个新颖的物流模式,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模式。

  创新一:中邮物流渐入佳境

  中邮物流在刚开展农资配送业务的时候,便具备了农资企业所无法相比的网络优势,并且百年邮政的品牌优势也相当明显。从2007年发展到现在,和中邮物流合作的农资生产企业已经从原来限于叶面肥、农药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逐步扩展到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大众产品。

  “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是中邮物流建设农资配送模式的宗旨:中邮物流有专业的配送能力,但是在对农资的市场变动等方面则表现出经验不足,所以中邮物流就不像农资经销商那样买断价格,而是只承担配送职能,在基层统一定价销售,然后由厂家支付固定的利润作为物流服务费用。

  为了避免中邮物流的配送网络和已有的经销商网络冲突,农资企业都无一例外地拿出专门的品牌交给中邮物流进行运作,而这些品牌基本都是附加值相对较高、运输量又不是很大的产品,否则的话,中邮物流的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了。

  创新二:农资服务中心提供综合服务

  如果每一个企业到一个新的市场之后都要自己寻找买家,并建立自己的试验推广队伍和农技服务队伍,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如果想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所投入的推广成本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在北京,随着北京市农委、市农业局共同推进,由市供销社农资公司为建设主体的北京现代农资物流交易服务中心的即将投入运作,企业的这些需求都可以通过该中心一次性解决。

  北京现代农资交易服务中心开设了网上交易平台,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厂家在该平台上挂出产品的销售信息,并开通了即期和中远期交易模式,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在该平台进行采购,使上游客户的产品销售突破区域局限。

  除了依托网上平台进行销售,该中心在网上交易平台上推出了展示平台,积极帮助客户进行产品推广;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该中心拥有自己的专家队伍和农技服务队伍,可以为客户提供试验田建设和产品的农技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依托位于总部的现代化农资仓库和辐射北京10个区县的配送分销中心,该中心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仓储和产品配送服务。

  创新三:依托电子商务实现双向流通

  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单位耕地种植规模的不断提升,在农资采购方面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他们有着较高的话语权,但是直接和厂家进行谈判的商务成本又比较高,所以就希望能够有一个主体为他们提供类似出厂价的农资价格,同时又能保证质量。于是,在看到上海耕作方式转变的时候,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推出了“上农网”模式,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解决大户的需求,同时也利用该平台直接为市民提供放心蔬菜,实现了一举多得。

  农资由于需求比较分散,而且积极性非常强,如果在基层自己建设实体店,往往会因为物流成本太高而入不敷出,这正是农资行业一直没有出现如国美、苏宁那样直接通过自营店的模式进行连锁网络建设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当地土地流转程度非常高的背景下,上海市农资推出了上农网,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大大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从而让利于农。同时,由于网络的辐射面比较大,而且上海市农资手中有丰富的代理产品,现在通过网购、竞拍等方式,已经将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使上海市农资的业务运作突破了地域限制。

  创新四:出现从仓储到配送的专业服务商

  在之前,提起物流的时候,很多农资企业会把第三方运输车队当成物流,不过将产品交给第三方运输车队之后,企业并没有感觉轻松多少,毕竟到了外地的下站、运输和仓储等都还需要企业派专门的人员负责,成本和精力都没有节省多少。看到企业在异地仓储物流方面的需求,河南万庄农资物流便推出了专业的农资物流服务,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物流服务。
 
  在异地市场,企业所需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服务:一个是产品的仓储管理,另一个就是产品的配送服务。于是,万庄农资物流便为客户提供从下站、入库、日常管理、出库和配送到终端的全程服务,并且为此在河南的农业区县都建立了区域配送中心,帮助客户提前将产品布局到县级配送中心,并通过全程信息化的管理技术确保客户能随时了解库存状态和配送进程,实现了“50公里、4小时送达”的快捷的配送服务,让客户只需做好产品推广工作便可以全程无忧。

  创新五:农资物流园区整合综合功能

  农资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尤其是销售旺季时间的不断缩短,让农资生产企业越来越感觉到销售的紧迫性,都希望能够及早将产品布局到终端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企业希望能够提前将产品布局到终端市场,有的则希望将车间前移,有的则希望能够将产品放在保税仓库。各地纷纷建设的农资物流园区,帮助企业将想法变成现实。

  大型农资物流园区,为企业提供从生产到仓储的一系列服务。2009年,投资10亿元的吉林省东北亚农资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该物流园是集生产、物流、仓储、进出口、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农资大型交易中心,帮助上游生产企业将车间前移到吉林这个大的消费市场提供场地。

  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则通过自建物流园区的模式来掌控市场,同时又为同行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实施以物流带扩张的产业战略,截至目前,相继在江苏南通、陕西杨凌、山东烟台、河南商丘及漯河等粮食主产区和物流枢纽结点投资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化肥仓储基地和配送中心。而且,这些物流园区并不仅仅提供仓储服务,以在南通的物流园区为例,就是一个具有进口保税和出口监管功能的物流基地。

  链接:部分农资企业物流形态

  双赢集团:与物流公司合作,租赁其仓库,通过铁路第一到站送达,将产品在销售地进行仓储和分销。配送主要由企业来做,300-500公里以内,一般选择汽运。具体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没有透露。改进:希望通过与物流公司“联营”的形式降低仓储成本。

  天脊集团:60%-70%的货物由铁路运输,到指定地方下站,企业在各地分公司自建或租赁仓库,分公司根据订单,通过租赁车辆形式,以汽运向各个县、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