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物流软件企业8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概括说来,国内物流软件企业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
一、大型ERP软件提供商。代表企业如SAP、Oracle、Infor以及国内的ERP系统供应商等。它们以ERP系统为核心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仓储管理系统等物流软件只是其ERP系统的延伸产品或者是功能模块,因而这些软件的专业性并不很强。这些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资企业。外资ERP系统供应商在对中国本土客户提供服务时,有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其产品并不完全适用。不过外资软件企业正在加速产品的本土化,这将对中国本土物流软件企业的发展构成威胁。
二、外资供应链软件供应商,其产品功能全面强大。以美国Manhattan为代表,其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分布式订单管理、逆向物流管理和贸易伙伴管理应用软件,以及无线射频标识(RFID)、绩效管理和事件管理等功能,可以帮助客户优化整条供应链的实施流程。
三、国内物流软件提供商,它们或是从其他领域转行过来,或是行业新进入者。多数企业规模小,只有少数企业,如上海博科、上海菱通、北京络捷斯特等,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较快发展。
例如,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物流软件开发的企业,在2002年到2004年,博科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软件产品领域快速发展,一举超过国内同行。2004年之后,博科定位回归ERP,物流/供应链软件成为其管理软件解决方案产品中的重要一员。不久前,博科宣布其2008年的战略方向为“做中国最大的行业管理软件提供商”,并看好物流行业,明确提出寻求合作伙伴打造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软件生态链。
而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高科技公司,据称其针对高校的物流实验室解决方案占据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70%,是近年专业软件企业中非常成功的一个,因而受到行业的关注。
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初具规模的物流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通常有以下特点:
第一,集成化。物流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业务外延扩展很快,需要物流软件商提供一体化的软件系统,真正实现业务集成。
第二,精益化。客户对物流运作与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物流软件能提供更具体和细化的管理服务功能。
第三,智能化。即客户企业要处理的业务越来越复杂,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要求物流系统也必须能对客户业务运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与管理手段,提高运作效率。
谈及国内企业的发展,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清东分析认为:“中国物流软件企业发展一直陷于这样一个怪圈:员工人数在五人以下的,肯定利润丰厚;二三十人的企业干好也能盈利;当规模达到五六十人时,可能面临亏损的危险。这种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确实很少有大型物流软件企业。当然,大型物流软件企业稀少不是中国所独有,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一样。自从专业的物流软件企业EXE被SSA收购后,全球大型的专业物流软件企业基本销声匿迹了。”
至今,国内物流软件业仍未能摆脱“起来一批,倒下一批”的魔咒。这“起来”和“倒下”的主要是小型物流软件企业。原因在于:一、成本过高。作为一种高智力、专业化强的产品,软件的研发成本高于一般产品,风险亦高。二、受整个国内环境的影响,物流软件企业人才流失率非常高。小型物流软件企业常常处于缺少客户的状态,当找到项目时,有些技术骨干已经离职,使得项目被迫搁浅,这对企业往往是致命打击。三、为了生存需要,小型物流软件企业常常四处撒网,但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太强,以致企业最终难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