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区梓兴路,市民陈薇在车流中注意到一抹亮眼的红色——三辆京东物流第六代智能配送车如雁阵般有序通过路口,流畅运行。“半年前只是零星遇见,现在每天都能看到这些无人车,它们已成了深圳道路上的新成员。”她摇下车窗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幕,朋友圈配文写道:“连无人车都开始排队上班了。”
作为京东物流“独狼”无人车单一运营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深圳正成为无人配送技术规模化应用的试验场。据深圳交通部门数据,截至7月底,深圳功能型无人车上路总量已突破800辆,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物流作为核心应用场景,京东物流的无人车规模位居前列,日均配送单量稳居深圳市场第一梯队,重构超大城市末端物流网络。
最新的第六代智能配送车,凝聚了京东物流自动驾驶技术精华。该车集成高精度定位、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时空联合决策规划等十大核心技术,实现可规模化部署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160公里超长续航支持全天候连续作业8小时以上。
此外,第六代智能配送车还具有环境适应性,多模态融合通用障碍物检测保证雨天仍能正常运行,有效化解深圳雨天对物流的干扰,成为京东物流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核心利器。
"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形成的认知决策模型配合时空联合规划算法,无人车能从容应对人车混行的复杂交通环境。同时跑行效率提升近70%,成本下降23%,目前主要覆盖坪山区与龙岗区”,京东物流无人车负责人介绍,“通过末端配送的短驳模式,与无人车配合的小哥无需频繁往返站点,有更多时间揽收,能获得更多收入。”
深圳的制度创新,正为无人配送注入加速度。由深城交依托自主研发的城市级全域数字孪生TransPaaS平台搭建的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可助力深圳无人车的上路审批、路权管理、安全保障等。"在罗湖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新开通了金河田营业部和清水河营业部配送路线,成为首批拿到罗湖区路权的企业。"京东物流深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也在探索无人车与地铁联动接驳的新模式,期待未来无人车使用场景上的更多可能。”
暮色中的梓兴路,十余辆京东无人车陆续返回站点。工作人员快速充电、卸载揽收包裹,车厢内闪烁的指示灯映照着包裹。当陈薇下班回家,又见熟悉的红色身影。"现在收快递都会留意是不是红色无人车送来,"她笑着说。这些流动的红色符号,正以每天数百公里的轨迹,在深圳街道编织出智慧物流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