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06-07-26 13:49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竞争与发展。管理再造和流程重组将成为企业打破传统规则,获取新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其自身实现信息化将是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支撑要素。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将使HRM本身摆脱传统事务型角色的定位。传统的简历处理、员工信息管理、员工薪酬发放等对组织战略贡献不大的业务型工作将由人力资源信息化来具体替代完成。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更多的投入到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物流企业战略决策咨询、物流企业文化塑造等对组织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上来。
(2) 满足物流企业员工个性化需要,提供增值服务。长期以来物流企业为吸纳人才竞争激烈,而企业内部优秀人才由于激励不足又时常流失。由于物流企业员工属于知识型员工,他们对参与管理、管理透明和服务个性化更加关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可以使员工迅速方便的了解企业为自己量身的职业生涯计划、薪酬福利计划、激励措施。同时员工还可通过自主设计培训、动态工作安排、个人提升计划等形式做出对自己发展有利的计划和规划。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更便利的为企业其它管理者和广大员工提供增值服务。
(3) 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由于物流企业特殊的作业环境和复杂的作业流程,要想对物流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实施动态的监督和管理,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效率十分低下。E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完整地记录所有员工的人事信息,快捷、方便地获得各种统计分析结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要素的决策支持,方便企业高层管理者和部门经理明了企业人员状况、人才需求标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为科学,人才配置更为合理。通过减少HR工作的操作成本、减少行政性HR人员、减少通讯费用等达到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的目的。
(4)加强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提升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一般组织单位面广,下设机构复杂,服务客户的层次、来源也十分繁杂,客户需要更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由于e化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通常是集中数据管理、分布式应用,采用全面的网络工作模式,可以大大加强企业内部相互沟通以及与外部业务伙伴的联系。促使企业与外部业务伙伴在人才、技术、知识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有效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信息传递效率、运作成本、满足需求的活动能力、作业速度、服务态度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关注于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而只能集中力量于企业的战略核心环节和高附加值活动。E化人力资源管理规范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有助于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环节的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