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2岁的张永浩到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应聘仓库保管员。当时给他面试的时任主管刘海涛问他,会开叉车吗?他说,不会!刘海涛再问,开过吗?他说,没有!
但是,他还是被丹佛斯公司录用了。据说是因为看起来踏实,让人放心。
张永浩的叉车技能是2004年在区保障局就业培训中心学习的,那时,他其实已经会开叉车了。他说,公司有很多老司机,多看多问,中午或下班后,总有些时间可以练习的。
就是这样学会开叉车的张永浩,在2007年参加了央视《状元360》栏目组的《中国叉车状元赛》。10天的练习和比赛后,26岁的张永浩捧回了这次大赛的冠军,并在2008年获得国务院农民工办公室授予的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虽然张永浩把赢得这次比赛归结为“心态好”,但我们从他的工作简历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做什么都力图做到最好的人。张永浩从仓库保管员到收货组组长,再到发料组组长,用他自己的话说,“任何工作都不是单靠体力劳动就能做好的。”
他的主管张谦说,在他们这个有1600多名一线工人的生产型企业里,担任一线管理工作的员工不超过40人,完全靠技能突出赢得这个岗位的则更少一些。而张永浩,正是这样一个从一线成长起来的蓝领管理者。
多想多问凡事认真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叉车的?是怎样决定参加央视《状元360》比赛的?
张永浩:2003年丹佛斯招仓库保管员,面试时,我虽然从事个这个工作,但根本不会开叉车,电脑水平也非常一般,但我还是被录用了。正式入职后,公司就组织我们在区劳动保障局就业培训中心学习了叉车驾驶。当时,除了上培训课,我更多就观察老司机们是怎么做的,中午没人的时候,就自己练练,反正不懂就问呗,只要你问,就有人给讲。2006年,我们公司组织了一次叉车比赛,我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这年年底,我们的一个叉车供应商正好知道央视《状元360》节目组要办一期关于叉车的技能大赛,就推荐我去试试。
记者:谈谈如何在公司内部获得叉车比赛冠军的。
张永浩:2006年6月吧,我们公司内部举行了一次叉车比赛,当时的项目比较简单,就是绕桩、托盘和理论考试。绕桩和托盘这两项我都不是第一名。毕竟我们参赛的三十多人都是天天开叉车的熟手,大家的成绩差不多。但我的理论成绩比较高,所以总成绩一下就超过了别人。理论考试主要考安全事项和维护保养,有操作手册,平时公司也有培训。我做事比较认真,所以成绩好一些。
4天集训PK掉上届冠军
记者:讲讲在央视参赛的具体情况。
张永浩:被推荐去参赛的时候应该是2006年年底,所有的比赛项目都是到了北京才知道的。当时练习的时间大概也就4天左右吧。那些项目,有些和工作相关,比如转盘码货、可乐塔、叉车投篮、闭眼绕桩等,比的是对叉车的控制,判断要准确,动作要快,而且操作必须熟练。就是这些和平时工作相关的项目,平时我们也没接触过,只能现学现练,更别说那些什么开瓶盖、切萝卜的比赛项目了,之前都没听过。
记者:首轮遭遇了上届冠军曹祥云,是如何取胜的?
张永浩:其实,开始都是曹祥云带着我们练习,毕竟他参加过一些这样的比赛,有些心得。我觉得,做事就得尽全力做到最好。参加比赛那几天,我的所有精力都在参加这个比赛上,除了上手练习,就是观察琢磨,看别人做到的,捕捉细节的地方。除了练习,有时间我们也会帮忙准备道具。码篮球之前,要把篮球和道具组装好,我就发现,篮球和道具结合得越紧,码起来就越不容易倒,所以,我都会把篮球使劲往道具里按按。总之,叉车比赛不只是个动手能力的比赛,还需要动脑子。
尽全力优化工作流程
记者:比赛结束后,回到厂里开始负责收货组的工作,这和之前只提高个人技能不同,讲讲这段工作情况。
张永浩:2007年,我开始负责中心仓库的收货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接收供应商送到的货物,并安排入库和码放什么的。我对供货商的来货时间进行了统一安排,而且把工作量进一步平均化,这样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也减少了大家等待的时间和延时加班的情况。2008年7月,我开始担任公司中心仓库发料组的组长,带领十几个人分三班工作,负责给生产线供料。做这个工作以来,我就带着我的组员简化了工作流程,也对货架的码放进行了一些调整,提高了利用率。另外,就是加强对设备的保养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当然,我也因此得到了公司优秀员工的奖励。
记者:听说你还编写了公司仓库的培训教材,并继续读了大专?对于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么?
张永浩:那都是在2008年。年初的时候,公司安排我编写了《中心仓库培训教材》,主要是规范仓库的操作流程,减少投诉和意外事故的发生。10月,我被国务院农民工办公室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还去了人民大会堂。那年我还读了电大,读的是经济管理专业。平时,我也经常参加公司组织的有关于管理、英语、办公软件使用的培训课程。至于今后,我没想过太多,就是先把手头的事做好吧。
记者金观察
做最优秀的自己
张永浩是个非常好接触的人,他朴实又开朗,健谈却不夸夸其谈。他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讲得轻描淡写,就好像那该是每个人对待工作原本的样子。
然而,这个22岁开始学习开叉车的青年,不仅仅拿到了全国的行业状元,得到国务院授予的称号,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行业已经干了8年,而且凭借自己踏实肯干的作风和过硬的技能,从一个普通的仓库保管员跻身一线管理职务。
或许,张永浩的“轻描淡写”有些道理。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本就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只是,我们习惯了所谓“尽力”就是可以不完美。而张永浩以自己踏实认真不服输的个性,把“尽力”变成了“尽全力”,他动手、动脑,更动心,把那些该做的要做的事放在心里,时刻揣摩……
虽然获得很多荣誉,在这个大时代里,张永浩仍然是平凡的。但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全力做到了最优秀。而这种精神,注定创造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