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发展状况

来源:世界经理人情报中心 | 2006-07-27 09:50

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发展状况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  孙伯淮(2006年7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  今天,我们第四次相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首先,我代表主办单位,向进入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的企业和跻身2006年《世界机械500强》的53家中国企业表示热烈祝贺!  现在,我就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发布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一、关于《中国机械500强》发布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和中国机械工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步伐的日益加快,机械行业的产业规模与企业规模日趋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日渐增强,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做出了贡献。  《中国机械500强》发布活动,目的是通过遴选过程中的调查研究和系统性分析,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反映我国机械工业的经济总量与资产质量、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产品结构、产业集中度及企业竞争力的发展和变化,为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为行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使社会及相关企业对机械行业和企业发展情况能够有充分的了解,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参与竞争、投资建设、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及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机械500强》分析、研究和排序所采用的CVA模型,是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确定的。该模型在企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它不仅考察企业的规模优势,同时对企业的财务效率和管理效率进行了综合性的测度,使我们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分析和研判企业的竞争力强弱。

  《中国机械500强》分析的数据,主要依据企业自主申报,同时也参照了权威统计机构的数据,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研究的可靠性。企业自主申报的所有数据均经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签字盖章认可,并且经过主办单位的核实;主办单位无法确认真实性的,采用来自其他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企业未申报数据并且明确表示不参加排序的,按照国际通行原则,不列为此次排序对象。

二、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基本特点

1、《中国机械500强》企业总体特点:

  《中国机械500强》企业,是机械工业的脊梁和骨干。当前我国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36800家左右,500强企业在数量上占1.36%,销售收入为20641亿元,占全行业的76.39%,利润为1608亿元,占全行业的75.11%,其他各项指标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差距最大,高出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近5个百分点,显示500强企业在行业的市场份额、资产质量、技术创新、产业集中度、国际竞争力等诸多方面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较高的带动力,可以说,机械500强企业始终代表着我国机械工业企业的最高水准,是中国机械工业的支柱。本届《中国机械500强》企业比前几届凸现了质的变化。在销售收入方面,2003年,机械500强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为10074亿元,2004年为13674亿元,同比增长35.74%,2005年为16642亿元,同比增长21.7%,2006年为20641亿元,同比增长29.06%;在利润方面,2003年,机械500强企业的利润总额为814亿元,2004年为1213亿元,同比增长49%,2005年为1308亿元,同比增长7.8%,2006年为1608 亿元,同比增长18.76% 。

  本届机械500强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相应入围机械500强的门槛也在提高。在本届机械500强中,销售收入在100亿以上的企业有43家,比上年度年增加了1家,而且这部分企业的销售收入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利润在10亿以上的企业有26家,比去年增加了2家。2005年机械500强的入围门槛销售收入为40013万元,而今年为45228万元,提高了13.33%。与2003年我们首次发布的门槛相比,增长了350%。

  本届500强中,前100强企业和其余400强企业之间差距明显。机械100强在销售收入上占整个500强的71.58%,而利润率更高,达74.88%,比去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其余40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率分别为28.42%、25.12%,是100强的1/3左右。这说明在《中国机械500强》企业中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的整体实力与《世界机械500强》企业差距在逐步缩小。本届《中国机械500强》有53家企业跻身于《世界机械500强》企业的行列,比2004年的43家增长了10家,增长了23%,其中有3家入围世界机械100强。

2、《中国机械500强》企业行业结构主要特点:

  通用设备制造业所占企业较高,共有163家,占500强企业的32.60%,相比较2004年的143家和2005年的136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可见该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有35家,占7%,比去年增加了16家,成为增长快速的行业之一。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44家,比去年增加了7家,发展迅速。

  专用设备制造业77家,占15.4%。其中矿山、冶金、工程机械制造业的企业有42家,占8.40%,说明上述行业发展快、变化大、成绩喜人,为冶金、煤炭、建材、建筑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有的达到当代国际水平。

  农业机械企业有8家入选,与上一年持平,但是在榜单中的位置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说明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呈稳步发展的势头,为实现支援“三农”、“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做出了新的贡献。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机械工业的重要构成,在本届500强企业中,有137家,占27.4%,其中汽车制造业有105家,占21.00%。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得到了市场一定程度的认可,也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汽车行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继续稳步发展,仍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3、《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区域分布的主要特点: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状况的不平衡,同样也决定了机械企业500强在地域分布上也呈现很大的不平衡, 企业实力是地区经济势力的基础,2006年中国机械企业500强在地域分布基本上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相一致,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了较多的机械500强企业。

  除了青海、西藏和贵州外,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械企业入围,其中东部地区占据了半壁江山,起到了率先发展的表率作用。企业数最多的4个省市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都属于华东地区,占500强比例为44.6%,共有223家企业入选,与2005年持平。

  西部地区共有68家企业入围本届机械500强,占13.6%,比去年减少了4家,比04年减少了7家。这68家企业中,西南区45家,西北区23家。和去年一样,西部地区进入500强企业中一半以上来自重庆、陕西和四川,这三个省市的企业数分别为25家、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