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祥:绿色仓储与配送十大重点技术措施

2018-03-06 14:29 | 作者:王继祥

  编者按:发展绿色物流已成共识,但是到底什么是绿色物流?如何落地实践绿色物流?我结合自己的多年观察和市场调查,按节能效果大小,是否容易推广,节能效果是否容易评测等因素,提出了十个绿色仓储与配送重点技术措施。我认为这些措施节能降耗好、技术成熟、效果突出、便于实施、经济效益好、可复制和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致力于绿色物流发展是我的夙愿,也是我愿意无偿付出精力大力推进的事业。在我们倡导下,中国(国际)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已经连续召开了四届,成为了物流界著名品牌会议。第五届大会也将于2018年5月在苏州召开,希望得到朋友们支持,大家一起努力,推动中国绿色物流发展。希望在大会期间能与大家交流,有关大会文件与内容可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后查看。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会,我们5月苏州见!(王继祥)

 

  绿色物流十大重点技术措施如下:

  (一)仓库屋顶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光伏发电是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在物流领域,公共仓储企业和制造企业物流仓库都拥有巨大的仓库屋顶资源,每个屋顶的面积比每个家庭屋顶的面积大许多,最适合推广光伏发电。据商务部和中国仓储协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仓储业发展报告》统计,截止2014年中国拥有公共仓储面积9.1亿平方米,这是推进仓库屋顶光伏发电的重要资源。

  目前中国多层建筑的仓库比例不大,9.1亿平米的仓储面积折合仓库屋顶面积应该在5.3亿平米左右,其中每年还将新建仓库面积5000万平米以上,再考虑制造业的仓库屋顶面积,可利用的仓库屋顶面积资源更多。但是,由于大部分仓库初始设计未考虑光伏发电问题,实际上光伏发电能够利用的屋顶面积要小于仓库屋顶面积。

  根据经验统计,光伏屋顶分布式发电平均每平米面积年发电量90-100度左右。保守估计仓储业每年至少有超过6000多万平米仓库屋顶可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实际发电即使按理论发电量一半考虑,每年仓库屋顶光伏发电即可突破25亿度,目前中国每度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734克,折合碳排放0.272千克,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4万吨,折算成碳排放也超过68万吨。

  目前国家出台了关于仓库屋顶光伏分布式发电的政策补贴标准,每度电0.42元,全国各地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别出台了当地光伏发电的地方政策补贴标准,各地补贴标准和补贴政策不一致,可以到当地政府部门了解;

  在推进绿色仓储与配送行动计划过程中,需要积极支持仓储与配送企业采用仓库屋顶光伏发电技术,协助落实国家和地方政策补贴,并根据实际节能降耗效果给予相关政策奖励或表彰。

  (二)新能源叉车的节能降耗

 

  在仓储与配送的物流作业中,叉车使用范围遍及各个环节,叉车的节能减排是中国叉车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叉车按动力可分为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在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内燃叉车的使用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相比内燃叉车,电动叉车利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除了完全没有废气污染外,低噪音也使得作业环境更令人愉快,因此,国际上电动叉车的使用比例普遍达到60%以上,先进的国家电动叉车使用比例达到80%左右。我国将于2015年全面启动《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限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限值,这无形中对以柴油、汽油等为燃料的内燃叉车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更为环保的电动叉车,使其成为室内仓储作业的不二之选。

  在车辆污染物排放方面,柴油车的污染远超汽油车污染。目前中国物流行业使用的叉车中超过70%的属于普通内燃叉车,而且绝大部分是柴油机叉车,出厂时一般执行的是国2排放标准甚至更低。柴油机叉车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怎么样呢?以下是根据国家有关排放标准限制指标进行的测算:

  根据上表的叉车与小轿车排放测算分析,仅以柴油叉车年度颗粒物排放来看,普通的非道路运输车辆叉车的颗粒物排放是轿车的114倍(2000小时X0.8/700小时X0.02)。按照行业统计,目前中国柴油叉车保有量100多万台,据此推算仅全国叉车的颗粒物排放量相当于1亿多辆轿车;

  物流领域推进电动叉车的应用具有巨大优势,一是叉车都是在一定区域内作业,叉车充电的问题很好解决;二是电动叉车价格一般低于电动小轿车,适当的政府补贴即可大力促进电动叉车采购与应用;三是电动叉车日常耗电的运营成本远远低于内燃叉车耗油成本,只要采购环节通过政府补助予以启动,企业非常愿意采购电动叉车。目前电动轿车的补贴标准一般每辆车超过10万元,如果在物流领域,初步测算,企业采购电动叉车每辆补助5万元,就可以极大促进电动叉车的使用,其补贴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是补助电动轿车的200倍以上。

  (三)商超对接的物流周转箱循环共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蔬菜生产国。2013年,全国水果产量达到25093万吨,蔬菜产量达到73512万吨,物流量十分巨大。但是,在生鲜蔬菜水果的物流过程中,从田间地头到超市货架,期间生鲜水果与蔬菜经过搬运、码垛、挤压、装卸和运输,损耗巨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水果蔬菜大部分散装运输、装卸与分拣平均损耗在30%以上,仅仅运输过程的平均损耗就达到20%左右。据此计算,每年水果与蔬菜仅仅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就达到29581万吨,不仅仅带来巨大浪费,更带来亿吨以上的城市垃圾,消耗巨大的能源,增加更多碳排放。资料显示,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通过采用纸箱或物流周转箱等措施,从田间地头对蔬菜水果进行分拣和规范包装,在运输和仓储中物流周转箱货物单元保持不变,一直到送上超市货架,箱内蔬菜水果不再与其他箱内的水果蔬菜发生挤压,大大降低物流损耗,损耗率可以降低到3%左右。

  在商超对接过程中采用物流箱循环共用模式,为零售业物流后台提供了理想的包装设备解决方案。物流周转箱由于结构稳固,可有效确保箱内产品得到最佳的保护,降低货损,外观设计有利于商品促销和顾客挑选,采用批量化的补货模式,有效省去货架补给及销售成本,确保增加地面空间的容量,提高超市卖场面积利用率;箱子还可以通过独特的易操作设计便于折叠、堆叠及套叠等操作。

  理想情况,如果全面采用物流周转箱循环共用先进模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则可以每年减少蔬菜水果损耗2.6亿吨以上,减少城市垃圾至少在1.3亿吨以上,按平均每车5吨计算,减少2000多万次车辆配送进城,节能降耗效果十分惊人。

王继祥

王继祥

商务部特聘物流专家、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

文章:44 篇 阅读:3,023,794 次

王继祥 男,1963 年 5 月生,河北丰南人,教授 / 研究员,商务部特聘物流专家。现任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北京易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主任、《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常务副主编。

主要社会兼职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联网专业特聘教授、山东财经大学物流专业兼职教授、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物流领域组长、北京车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等。

王继祥是中国软科学学会、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的高级会员。共发表各类研究论文 90 多篇,完成各项研究报告与咨询报告 60 多篇,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项奖励 30 多次,有四项成果通过部级鉴定。

小编推荐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