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成立

来源:金融界 | 2009-11-19 09:52

  11月18日,上海市政府正式成立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作为上海市派出机构,统一协调上海所有保税区的各项工作。

  这三个保税区为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其中,浦东机场保税区刚刚获批,据本报了解,该保税区将在2010年3月份封关运作。

  同时从上海市委核心人士处了解到,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为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副主任包括上海市委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姜樑,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周波,浦东新区副区长戴海波,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简大年。

  上述名单尚未正式公布。不过,面对记者“是否为副组长”的求证,11月18日上午,姜樑笑答“是”。

  与此同时获悉,除了在体制上保障保税区共同良性发展之外,一直为外界所关心的港口和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也已经完成,并力求实现错位竞争。

  管委会成立

  11月18日上午10点,当记者见到吴泉国时,他正准备前往浦东机场搭乘11点的班机前往欧洲招商,而招商的重点主要就是航运类企业。

  吴是浦东新区经信委主任,与其同行的还包括陆家嘴功能区管委会主任顾晓鸣,吴告诉本报记者,“我们此行将主要吸引航运企业、船级社、航运金融机构等。”

  在一系列支持上海航运中心政策出台之后,如何将政策落实为实际行动就成为浦东的首要任务。而且,如何保证内部协调发展,避免内部恶性竞争,更是上海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比如,在浦东100多公里的海岸线、3400平方公里海域上分布着外高桥港保税区、浦东航空港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此前,由于不同港口和保税区分属南汇和浦东,一直存在协调不畅的难题。

  “我去洋山保税港区做调研,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属于谁领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海洋大学航运方向的女教授11月18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管理整合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所说,即是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的成立。随着南汇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上海拥有外高桥港、浦东空港、洋山港,及三个保税区,全部位于浦东,已经具备了协调的外部条件。

  8月20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前往三个保税区调研时,就指出“三港三区”要按照统一管理模式,通过充分授权、搞活主体、政策创新、综合配套,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第一时间推进发展。

  这被外界解读为上海首次发出要成立管委会的信号。

  三个港区面积达到20多平方公里。上海方面提供的材料显示,统一的管委会将“负责协调各个港区,实现多方面效应的最大化,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作为上海市政府派出机构,该管委会被上海认为是建设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抓手”和“体制保障”。

  各港、区定位已明确

  不过,在建立管委会协调保税区的同时,三个港口(洋山港、外高桥港、浦东机场航空港)如何协调亦是一个问题。

  此前,由于外高桥港属于浦东新区,而洋山港则属于南汇,两者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不过,统一划归到浦东之后,从浦东新区政府了解到,外高桥港口将侧重东南亚航线及其他货种航线;而洋山港主要是对欧美的集装箱航线,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者之间的“恶性”竞争。

  但此次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并没有将港口纳入其中,记者询问相关人士究其原因,并没有获得正面回答。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