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躯大能量!协作机器人JAKA Zu 3和JAKA Zu 7 2.0详解​

来源:物流搜索 | 2019-07-08 10:59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应用的领域越来愈多。人与机器人共同工作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符合生产稳定性的要求。协作机器人能在原来全部由人工完成的工作领域中发挥作用。由于协作机器人固有的稳定性,如力反馈和碰撞检测的应用,人与协作机器人并肩合作的稳定性将得以保证。

  协作机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是一种被设计成可以安全的与人类进行直接交互/接触的机器人。其拓展了机器人功能内涵中“人”的属性,使机器人具备一定的自主行为和协作能力,可在非结构的环境下与人配合完成复杂的动作和任务,解决传统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局限性。

  

640.webp (51).jpg

 

 

  根据机器人与人的协作程度,协作等级从工人与机器人共享工作区域但没有直接接触或同步任务,*高到机器人会实时调整其运动以配合工人的动作。目前, *常见的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是机器人和工人共享工作区域,彼此并肩工作,按顺序地完成任务。

  ▽

  此次JAKA协作机器人的*大特点是“低成本、0风险、没有使用门槛,机器人解放双手”,致力于将机器人变成一个简单、易用、安全、可靠的工具,由人力制造模式,转变为人类创造、机器人制造。更是涵盖了众多前沿技术,包括动力学、安全、力矩电机、视觉、控制算法,进一步提高了运动精度和安全性。

  

640.webp (52).jpg

 

 

  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JAKA Zu 3

  

640.webp (53).jpg

 

 

  JAKA Zu 3自重 13.5kg,负载 3kg,工作半径 587mm,在狭小空间中可以灵活自如。3kg负载基本符合女性长时间工作所能承受的重量,半径587毫米也是符合女性的臂展。重复定位精度±0.03mm,末端速度1.5 m/s,可用于3C电子、精密制造、教育、服务等领域。

 

  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JAKA Zu 7 2.0

  

640.gif

 

 

  JAKA Zu 7 2.0负载7kg,自重仅为22kg,单手可提起;工作半径814mm,重复定位精度±0.03mm,拥有低自重比(<1:3)、适用性强、高性价比三大特性,应用于汽车及相关、3C电子、精密制造、可再生能源、医疗器械、化纤等领域。同时经过老练试验、疲劳耐久性测试等内部的严格测试,相对于JAKA Zu 7来说,2.0版本的工作半径加长了,工业设计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同时开发了力控和视觉防护等应用包。

 

  “易用性、灵活性、安全性”

  一直以来协作机器人的性能好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易用性、灵活性、安全性”。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的特点在于:*,可以实现无线示教,采用移动终端(如PAD或者手机)APP即可与机器人进行交互;第二,采取图形化编程、拖拽示教等技术,无需编程基础,也无需写专业代码,普通工人可以快速自主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产线换型;第三,良好的兼容性,以TCP/Socket通讯为基础,兼容Python/C++等语言,并提供ROS驱动,便于系统二次开发。

  

  在安全性方面,借助于节卡开发的一套软硬件安全系统,节卡小助系列产品目前拥有主、被动两种安全防护策略:主动策略基于视觉,划分两类安全区域即减速区域和协作区域(机器人设置的*速度不大于国际标准规定的协作区域所允许的速度),当人进减速区域,机器人将降速工作;进入协作区域时,机器人将静止;被动策略即机器人碰到人超过设定的力矩上限时,机器人会即时停止以保护人员或设备的安全。

  ▽

  近几年协作机器人获得了广泛关注。其概念的首次提出早在20 世纪90 年代。1996 年,美国西北大学的 2 位教授 J.Edward Colagte 和 Michael Peshkin 首次提出了协作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全球已经有超过 50 家机器人公司研制出各自的协作机器人。小型化、轻量型、协作机器人,其灵活高效的生产模式、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理想的投资回收周期,降低了企业自动化改造的门槛,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更愿意通过协作机器人来实现降本增效。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56视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