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许宝燕:我们不参与单纯的价格比拼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2025-11-10 20:55

  

  中国快递市场“反内卷式”涨价,联邦快递是怎么看?对于未来的竞争,又有何判断?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梓桐;原文标题《进博专访 | 对话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许宝燕:不卷价格,以“枢纽+下沉”重构中国物流新格局》;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仅供参考

  当中国快递行业从持续多年的价格战中逐步突围,转向“反内卷”的价值竞争新阶段,深耕中国市场41年的联邦快递正迎来新的发展节点。

  9月份,全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525.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73.7亿元,同比增长7.2%。但单票收入在政策引导下企稳回升,标志着行业告别“以价换量”的粗放增长。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物流巨头之一,联邦快递见证了中国物流行业从基础设施匮乏到“通道+枢纽+网络”体系成型的全过程。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许宝燕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详解了企业在下沉市场布局、中小企业出海服务等领域的战略思考,也回应了行业竞争新格局下的突围路径。

  在许宝燕看来,当前“降本、增效、提质”是行业对所有物流服务商的核心要求。在国家邮政局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竞争”的政策导向下,广东、浙江等快递重镇已启动涨价机制,单票价格回升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部分企业单票毛利有所回升。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增长蓝海。

  01

  下沉破局

  依托枢纽网络平衡成本与效率

  中国物流市场的迭代速度,在联邦快递41年的在华历程中尤为清晰。从早期的简单运输需求,到如今的全球化供应链服务,市场变革的底层逻辑始终围绕政策红利与贸易升级展开。

  “一系列政策为物流行业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也为经济增长打通动脉。”许宝燕指出,政策持续加码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已布局229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近60%位于中西部地区,为物流网络下沉提供了关键支撑。

  贸易端的增长同样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0.4亿件,同比增长13.7%。多重数据印证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韧性,也为国际物流企业带来持续增量。

  即便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许宝燕强调有一点始终未变:“‘降本、增效、提质’是其对所有物流服务商的核心要求。”这一判断与当前行业转型趋势高度契合——在国家邮政局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竞争”的政策导向下,广东、浙江等快递重镇已启动涨价机制,单票价格回升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部分企业单票毛利从0.1元升至0.3元。

  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增长蓝海。但如何平衡网络覆盖成本与本地化服务效率,是所有参与者面临的共同课题。

  许宝燕给出的答案是“依托基础设施红利,跟随市场需求布局”。截至2025年,全国已获批23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厦门、青岛等二线城市均在其列,这些枢纽成为联邦快递拓展网络的重要支点。“中国的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她表示。

  跨境电商的下沉趋势更成为关键推力。

  2025年是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十周年,综试区已扩大至178个,覆盖更多二三线城市,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针对这一机遇,联邦快递的网络布局持续下沉,目前已在全国设立103家分公司和100多个地面操作站,服务覆盖大部分主要城市和地区。

  针对在华基建投资的核心逻辑,许宝燕概括为“效率提升”与“网络拓展”两大关键词。

  “构建更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是我们在华运输网络拓展的主要支柱。”许宝燕介绍,2024年3月完成升级的深圳国际口岸操作中心,占地面积扩大48%,分拣能力翻倍,重货处理能力提升50%;2024年10月宣布将上海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升级为洲际转运中心,未来将拓展连接上海与二三线城市的航线;加上全新投用的北京华北地区业务总部,形成覆盖南北的核心枢纽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选址上,联邦快递优先布局交通枢纽和贸易活跃地区,通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厦门六大国际口岸操作中心,将客户与全球网络相连。“投资基础设施的核心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进而改善客户体验。”许宝燕表示,同时通过枢纽辐射,让更多二三线城市客户受益于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务。

  这种布局方式有效控制了成本风险。不同于本土企业在下沉市场的“地毯式覆盖”,联邦快递选择“枢纽+航线”的精准切入模式,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的集疏运体系,实现服务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深化,中小企业成为跨境贸易的重要力量,但复杂的合规流程和成本压力成为其出海路上的“拦路虎”。联邦快递将跨境电商和重货运输作为重点领域,针对性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国外复杂的海关条例和关税税项是中小企业的一大难题。”许宝燕直言,这一痛点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联邦快递开发了一系列数字化工具。

  此外,成本敏感性是中小企业的另一核心诉求。在行业价格逐步回升的背景下,联邦快递推出“国际电商逸”服务,让企业以更低成本享受限时递送服务。“我们致力于提供灵活便利的派送选项,满足不同递送速度和成本需求。”许宝燕介绍。

  02

  跳出价格战

  未来战略升级聚焦三大方向

  当前中国物流市场竞争格局深刻变革,本土企业凭借网络密度和成本优势在电商快递领域占据主导,价格战虽有所收敛,但竞争仍日趋激烈。

  2025年三季度,申通业务量反超韵达,顺丰业务量增速领跑行业,但部分公司单票收入仍在下滑,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许宝燕表示联邦快递始终持开放态度:“我们拥抱公正且有益的竞争,这能推动提升服务品质,为客户带来更卓越的体验。”

  “我们不参与单纯的价格比拼。”许宝燕强调,联邦快递的“亚太地区客户价值主张”是提供一站式全球配送服务和智能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优化供应链。

  这一策略与当前行业“反内卷”趋势契合,在单票收入逐步回升的行业背景下,以服务和效率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正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国内市场之外,中国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东盟等区域贸易伙伴的合作深化,为国际物流带来新的增量空间。联邦快递通过加密航线、升级枢纽,精准匹配贸易增长需求。

上一篇

  • 没有啦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