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军琪:中国物流技术发展40年

2018-05-18 16:47 | 作者:尹军琪

  此外,航空、汽车、零售、电力、食品、快消品、教育、军队后勤、生产领域、新能源汽车等应用也是蓬勃兴起,尤其是以工业4.0为契机的生产物流系统的应用,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北自所、沈阳新松、沈飞、北起院、昆船、普天等企业,依托国有企业的巨大背景,占有了得天独厚的先机,而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却是凭借着自身的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场经济大潮中应运而生,成为未来最有生机活力的后起之秀。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物流装备10多年间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2016年我国自动化物流装备市场已达到423亿元(不含叉车、托盘),这一数字已经超越日本、北美,仅次于欧洲。而从设备的数量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物流装备单一市场和供应地。

  未来:未来已来

  很多专家认为:2016年是一个历史的转折之年,智能物流被首次全方位提起。从汉诺威到东京再到上海,SMART LOGISTICS被所有人反复提起

  在中国,2016年我们突然看到更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机器人,AGV,无人机,“货到人”技术,这些属于高端应用的产品,正在被许多企业列为应用的重点。以此为切入点的新兴企业,如GEEK+,快仓,海康威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的制造行业,物流装备市场一直风平浪静,但2014-2016年突然被资本市场所青眯,许多的公司IPO成功,许多新型的企业,则被资本所追捧。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每个身处其间的企业都感到了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历时两年,由30多位专家共同撰写的新书《物流工程技术路线图》出版,其中预测了未来15年的物流仓储技术的发展趋势,其实现实比想象的发展更快。京东宣布其无人仓研制成功,密集存储,货到人拣选,已经在全面铺开。

  2016年,一场机器与人类的围棋大战,让人类颜面扫尽。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科技进步的步伐会比想象的更快。人工智能的实现已经看到曙光。智能物流已经在向我们招手。

  回望历史,常常为很多的偶然和必然感慨不已。放眼当下,在玲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技术之中,其实未来就在其中。谁有慧眼,识破未来?

尹军琪

尹军琪

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文章:16 篇 阅读:1,810,518 次

  研究生毕业后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院工作多年,历任计算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物流工程部副主任,市场二处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职务。1999年获教授级高工职称,2002年受聘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2013年兼任北京物资学院人生导师。现任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管理与技术分会副主任,中国重机协会物流与仓储装备分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起重运输机械、物流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分析;2 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总体规划;3 物流中心关键设备计算机优化;4 物流中心库存管理系统(WMS)和控制系统(WCS)研究开发;5 物流中心动态仿真系统研究。

  主要荣誉和著作论文: 获原机械工业部优秀青年论文特等奖一次;2 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3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4 发表各类科技论文60多篇,参与编写科技图书3本(部)。5 在1991年提出“二次惩罚法”优化设计理论,并成功应用于离散型优化系统6 在2005年 提出建设“合适的”物流系统理论。7 在2008年提出评价物流系统先进性的12项指标。8 获2013年度中国物流技术年度人物奖。


小编推荐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