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摆在物流经理面前的事实是,随着外部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业务不断调整,物流中心如何适应这些不断变化的需求?
物流中心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各种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对物流中心会提出新的需求。物流经理要能够敏锐地洞察这些需求,并为之做好应对准备。物流中心本身应不断进行完善以适应新的需求。很多企业对此无法接受,不肯花钱,其实是不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万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发展和变化的。
未来展望
不可否认,物流中心的规模变大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我个人并不认为一个物流中心的规模越大越好。这主要是基于效率而考虑的。适度规模的物流中心会达到最佳效率。
自动化技术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物流会成为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无法改变的。支撑起智能物流的两个基石,一个是计算机(包括自动化技术),另一个则是互联网。事实上,人工智能(AI)发展到今天,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正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人工智能现在的模样。
管理方面,随着智能物流系统的不断升级以及在各领域的全面应用,未来的物流管理将会越来越简单,人的作用会越来越弱化。就像人类发明了汽车和飞机,人的奔跑速度和耐力对于一个远行者来说,已经变得并不十分的重要。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准确表达自己的所需,然后听从专业人员的建议,是应对未来挑战最有效可行的路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
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研究生毕业后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院工作多年,历任计算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物流工程部副主任,市场二处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职务。1999年获教授级高工职称,2002年受聘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2013年兼任北京物资学院人生导师。现任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管理与技术分会副主任,中国重机协会物流与仓储装备分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起重运输机械、物流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分析;2 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总体规划;3 物流中心关键设备计算机优化;4 物流中心库存管理系统(WMS)和控制系统(WCS)研究开发;5 物流中心动态仿真系统研究。
主要荣誉和著作论文: 获原机械工业部优秀青年论文特等奖一次;2 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3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4 发表各类科技论文60多篇,参与编写科技图书3本(部)。5 在1991年提出“二次惩罚法”优化设计理论,并成功应用于离散型优化系统6 在2005年 提出建设“合适的”物流系统理论。7 在2008年提出评价物流系统先进性的12项指标。8 获2013年度中国物流技术年度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