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没赢,只是还没有输

2023-02-20 16:29

image.png

  长期盈利是关键。

  几年前,军人出身的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算过一笔账,只要客单价达到65元,毛利率在30%左右,前置仓就有希望盈利。

  梁昌霖坚持认为,从生鲜的本质来讲,前置仓目前是最好的模式,特别适合卖菜。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2022年,梁昌霖的设想终于得到初步验证:叮咚买菜2022年Q4全面盈利,季度营收62.0亿元,同比增长13.1%,Non-GAAP净利润1.16亿元。

  这是叮咚买菜首次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还实现了全年的正经营现金流,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增长。

  店仓、前置仓、社区团购,玩家在生鲜电商市场里不断尝试着解决方案,狂撒千亿元后,谁也没能得偿所愿实现盈利,在生鲜赛道上,叮咚买菜的对手一个接着一个退场,每日优鲜破产的新闻仿佛还在昨天。

  不搞扩张,实行战略性收缩的叮咚买菜反而盈利了,更是凭借一己之力证明前置仓模式的可行性,证明前置仓也是可以盈利的。

  叮咚买菜熬过了冬天,很好奇,它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的一家公司。

  一、生鲜赛道一道模糊的曙光

  去年7月28日,每日优鲜宣布破产,公司被传原地解散。还没上市的时候,每日优鲜四年内累计亏损已经超过百亿元。

  上市之后,虽然头顶“生鲜电商第一股”的光环,却遭遇持续性亏损、融资不顺、被供货商上门讨债等窘境,每日优鲜如今的处境可谓是一地鸡毛。

  每日优鲜是生鲜前置仓赛道中最先出道的玩家,结局尚且如此,后入局的玩家叮咚买菜难免会被质疑,前置仓模式更是被唱衰成“永远不可能盈利”。

  谁也没想到,前置仓盈利了,这无疑是生鲜赛道的一道曙光。

image.png

  翻看叮咚买菜Q4财报,对比2021年同期,2022年四季度的毛利率提升了5.2个百分点,履约费用率优化了8.5个百分点,营销费用下降了74.5%,单个新下单用户的获客成本持续下降,优化了47.7%。

  此外,叮咚买菜布局的城市中有80%以上都实现了城市层面的正向经营利润。

  毛利率的提升源于叮咚买菜在供应链上的深耕,将商品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履约费用率的优化则来源于人效的提升,叮咚买菜一线仓内人效提升了40%以上,配送人效提升了25%以上。

  不过,这道曙光略显模糊不清,因为叮咚买菜靠的是“收缩”战略实现的盈利。

  自2021年Q3开始,叮咚买菜基于现实考量,放弃规模优先,调整为效率优先兼顾规模,这被不少人认为是“壮士断腕”,因为就在2021年IPO节点,梁昌霖还笃定盈利不是叮咚最主要的目标,追求规模才是,他并不希望叮咚买菜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生鲜电商竞争格局未定,叮咚买菜在市场上寻求规模优势无可厚非,在互联网模式下需求端的规模是重要的,更高的规模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规模化可以反哺上游供应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速扩张一直是叮咚买菜的首要目标,大约两年半的时间,叮咚买菜在国内31个城市建立了超过1000个前置仓。

  但越扩张,越亏钱。2021年上半年,正是叮咚买菜扩张规模最快的时期,当年二季度叮咚买菜的毛利率只有14.6%,创下历史新低,净亏损也扩大至19.37亿元。在惯性的作用下,即便叮咚买菜收缩了市场,去年三季度还是亏损了2.85亿元。

  有了每日优鲜资金链断裂的前车之鉴,叮咚买菜较低依赖于资本输血,开始向盈利靠拢,自发将盈利时间提前了。权衡更多市场的盈亏能力后,叮咚买菜收窄规模,最终聚焦区域市场,专注于品牌心智更强、用户接受度更高的市场。

image.png

  抛开财报的亮眼数据会发现,叮咚买菜其实“资不抵债”,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善:2022年Q4,叮咚买菜的流动资产为74.96亿元,而流动负债为82.11亿元,企业经营现金流紧张。

  二、前置仓盈利,是假象吗?

  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电商快速渗透+生鲜产品对速度要求极高,基于这三种前提,产生了前置仓模式。

  所谓的前置仓,就是在居民社区3公里以内租一个仓库,仓库内安排分拣员、配送员等岗位,将新鲜的菜品送到仓库储存,等待消费者下单后,由仓储人员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城市生活对前置仓模式的需求是行业发展最大的源动力,尤其对于在一二线城市高节奏生活的消费者而言,即时性和新鲜程度这两个因素是其他们要考虑的。

  2015—2017年,包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在内的大批生鲜电商都在密集布局前置仓模式。相比传统模式,前置仓更有利于产品保质保鲜,配送更加快捷高效,叮咚买菜之前的Slogan也强调时效性,“最快29分钟抢鲜送达”。

  众所周知,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的亏损是整个行业的常态,那么,为什么前置仓模式难以盈利?

  强调“快”,就意味着隐藏了重资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问题,租金、配送费等履约成本会持续高企。前置仓模式的履约费用高达10-13元/单,是传统中心仓电商的3倍左右、平台型电商的2倍左右、社区团购的6倍左右,基本超过所有生鲜电商模式。

  高额的履约费用导致了盈利困难。

  电商平台的成本不外乎是销售成本、营销费用、物流配送费用这几项支出,高企不下的履约成本会加大生鲜电商商家的压力。

  以叮咚买菜2021年全年的运营费用为例,叮咚买菜的成本包括销售产品成本、仓储物流费用(配送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产品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及一般行政费用。其中,销售产品成本占比最高,将近80%,次之便是履约成本,超过了30%。

  从增速来看,履约成本的上涨速度也远远超过同期营收扩张及销售成本的增速。

  叮咚买菜无法在履约上实 现降本增效,因为履约能力优秀才能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这关乎到用户的体验感,也是叮咚买菜宣传的亮点和特色,所以即便降低了履约成本,叮咚买菜也不可能实现盈利。

  不仅如此,前置仓模式还需要更大力度地投入履约成本,才能提升消费者体验,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除了履约费,前置仓企业还受限于库存面积等客观条件,造成SKU不足、客单价较低的劣势局面,再加上复购率不足,毛利率始终低迷。

  好在,虽然前置仓尽管盈利困难,但市场前景广阔,有着较大的增量市场空间。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